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仁彬 李盼)今年秋学期开始,射阳县教育系统坚持刚性、弹性、人性三个结合,探索形成“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温馨照看”三大服务板块,切实通过课后延时服务的开展,做好更有温度的教育。
下午4点半,在射阳县新城实验小学,一场妙趣横生的泥塑社团活动正在上演。一块块陶泥经过孩子们双手的简单摆弄,没过多久,就变成了惟妙惟肖的作品。孩子们在泥塑的世界中放飞思绪,不仅感受到泥塑的乐趣,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艺术思维和动手能力。“今天老师教我们做动物,我做了一款鲨鱼,我觉得挺好看的。我很喜欢。”新城实验小学学生张茜雯一脸兴奋。新城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董友军介绍,学校共开设20个社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选取自己喜爱的社团参与。目前学生活动参与率达到了100%。
在射阳县四明小学,结束了一天的课业之后,孩子们来到各自的社团,放松身心、陶冶情操。学生徐步遥告诉笔者,她参加的是音乐兴趣小组和舞蹈性小组活动。像这样的素质拓展活动,
学校每周有2—3节。校长徐古军介绍,素质拓展打破年级壁垒,完全按照学生兴趣,根据报名实际情况,开设班级、年级、校级三个级别的兴趣拓展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地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
射阳县课后服务采取“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温馨照看”模式,以“普及+提高”的形式,分为三个层面进行。将作业辅导作为每天延时服务的刚性要求,安排本班语、数、英老师进班级现场辅导,答疑解惑,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孩子突破白天学习的难点,轻松完成家作。“每天都有老师在教室里辅导,有不懂的问题能及时请教同学与老师,我学的很轻松,感到十分开心。”学生杨可盈说。而学生缪浩则表示,自从有了课后延时服务,家庭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了,学习变得更轻松了。
对素质拓展环节,射阳县要求全县各学校根据学校自身实际和校本特色,弹性设计安排科普、文艺、体育等一系列活动。鼓励各学校最大程度挖掘校内资源,聘用校外专业人士参与,提高课后服务品质,让学生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温馨照看”是射阳县的一个创新。因为农村家长务工时间的不确定性,有些孩子早上会早早提前来到学校,有些孩子在延时服务后家长还不能前来接走,为此,射阳县阜余小学、射阳县码头小学等一大批农村学校,都安排教师专门负责照看,管理这些学生。人性化的“温馨照看”应运而生。
课后延时服务的推出,不仅及时解决了许多家长的头号难题,也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或是提升艺术修养,或是强健体魄,受到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我县将遵循‘家庭自愿、家长委托、学校服务’的原则,统筹安排,全面落实‘一校一案’,以螺旋式递推课后延时服务有序进行,落实‘双减’工作,切实解决放学后家庭孩子接送困难、在家无人照料、安全存在隐患等社会难题,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办有温度的教育。”射阳县教育局局长颜彧这样表示。
- 县区
- 2021-10-28 14:09:20
- 县区
- 2021-10-28 14:07:43
- 县区
- 2021-10-28 10:48:21
- 县区
- 2021-10-27 15: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