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与顾吾书社携手益峰红藏馆举办“寻红色印记,筑文旅新篇”主题活动,深度融合红色历史与文旅实践,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的文旅转化路径,引导青年学子以文旅视角重溯党史脉络,用科技赋能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
活动伊始,顾吾书社社长与文学院学子围坐在一起,以盐城本地红色历史为切入点,围绕新四军铁军文化和盐城革命老区展开深入畅谈。随后,《钱毅》一书作者、顾吾书社义工志愿者施东明为学子们带来了创作分享。他以“史料考据+文学叙事”的双线模式,详细讲述了自己为还原钱毅烈士的革命事迹,如何辗转多地搜集史料、走访烈士亲属与战友,潜心钻研的经过。施东明特别提及创作中对红色文旅场景的构思——他希望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以及生活中,让红色文化以更加创新的方式走入群众,让历史人物从史料走向文旅体验场景。现场学子围绕着“如何用年轻化的表达,来激活红色故事”展开头脑风暴,提出了许多文旅创新思路。
活动之前,文学院学子们在江苏省社科普及示范基地、盐城市党史教育基地、盐城市“百姓名嘴”工作室的顾吾书社“文心吾园展厅”,对益峰红藏馆献展的抗战史料展览品,深究细研地开展文旅调研。同学们重点记录与探寻这370余件展品背后的人物故事与地理坐标,尝试分析“盐阜红色文旅数字地图”,并就“史料展陈如何融入AR导览技术”“红色藏品IP开发”等提出创意方案。
此次活动将红色文化基因植入文旅产业发展框架,为青年学子搭建了“以史育人、以旅传史”的实践平台。未来,团队还将与顾吾书社携手,持续探索历史资源活化、文化价值转化的新路径,让红色基因在红色文旅融合中焕发时代光彩。
通讯员 梁萱怡 周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