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盐城:巧手绘“丝”路,巾帼建新业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益鑫  记者 姜振军)蚕桑产业是我国传统民族产业,也是丝绸文化中的一块金字招牌,奠定了举世瞩目的丝绸之路。然而,长期的手工劳作使得蚕茧生产效率低,蚕桑产业面临危机。2022至2023年间,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丝”路创新团队奔赴走访62户桑蚕农、5家合作社、15家企业,实时观察蚕的吐丝习性,尝试寻找平面茧成型开发方向,以期勤“茧”致富,开创新“丝”路。



小单是射阳县特庸镇的一户蚕农,由于丈夫出门打工,她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还要养蚕种桑。“桑蚕是我们当地村民创收的主要产业之一,但由于没有科学养殖技术,蚕产的质和量得不到保证。”小单十分清楚,想要改变养蚕的老思路,解决产量和质量问题,就必须学习新技术。

作为农家妇女,虽然小单的“丝”路清晰,但缺乏技术引导,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丝”路团队的到来让她看到了希望。就这样,带着蚕农们的期望,创新团队走访多家合作社、养殖农户和企业。师生们经过调研发现,平面茧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如蚕丝面膜、医用敷料,而且可大大开拓家蚕、野蚕的良品率和应用率。

但是,因改变蚕结圆茧变平面茧的天性,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劳动强度极高,限制了平面茧的进一步应用拓展。针对此问题,团队进一步研发了两大核心技术,利用蚕的逆光性和向高性,成功开发了平面茧智控均匀成型技术,并通过层层测试,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向多家合作社、企业进行推广测试。



平面茧设备的研发改变了“丝”路,让小单和蚕农们的担忧有了转变,她们正在“破茧重生”。“我们的新技术提供了多元化的创业路径,让众多女性可以摆脱束缚,有机会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平面茧技术改变蚕“作茧自缚”的传统取丝工序,将蚕系列产品的价值最大限度利用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