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蔚 寇博)“春日野餐-花生碎嫩芸豆鸡胸肉面”“绿野仙踪-厚菇菠菜高汤面”……看到这样的菜单,你会不会想要尝试一下?餐厅的肉食区偏冷色调,素食区偏暖光源,这样的氛围是否让你更有心情享用美食?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团队创新设计了一个有着科学研究支撑的“助推”方案,旨在校园餐厅中推广一种健康、可持续的植物饮食风尚。
“助推”出自于由哈佛大学举办的一个名为“哈佛Nudge-A-Thon助推马拉松”的比赛。2022哈佛Nudge-A-Thon助推马拉松比赛由哈佛大学可持续办公室、哈佛行为洞察学生小组和中国绿发会粮食基金共同组织,旨在通过“助推”方案促成行为改变,减少大学餐厅碳排放,推广可持续健康饮食,发扬“推动社会发生积极变化”的世界公民精神。
西浦的这支参赛团队共有6人,团队成员、西浦国际商学院的学生玛蒂娜·塔代伊(Martina Taddei)介绍道:“在比赛中,‘nudge’的意思是使人的行为朝某个特定方向发展的轻轻‘助推’。”此次比赛的指导老师、西浦国际商学院李恩庆(Eunkyung Lee)博士进一步解释道:“它就好比在你身后轻轻推一把,而不是径直走到你面前告诉你需要改变。把行为改变中的抗拒感降到最低,这就是‘助推’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
“我们先阅读了大量行为经济学、营养学、心理学等学科学术论文,发现了不少影响行为的策略。”玛蒂娜说,“然后我们进行头脑风暴,结合西浦的实际情况,讨论这些策略在西浦校园餐厅推行的可行性,并设计出了适用西浦校园餐厅的‘助推’方案。”
“在改菜单时,我们会把富含植物蛋白菜肴的名字改得更加引人注目,比如把‘香菇菠菜面’改成‘绿野仙踪-厚菇菠菜高汤面’,而对肉类食品的菜名则不做改动。另外,我们还会把富含植物蛋白的菜品放在菜单靠前的位置,并把字号调大。”团队成员、西浦理学院的学生白敩雪补充道。
“因为涉及到跨专业,我需要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资料,学习一些行为经济学的知识。自己研读一些专业术语时偶尔会有困难,但是其他队友稍作解释,我就理解了。”白敩雪说。玛蒂娜也表示,学习某些概念的硬技能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补上,但是软技能却并非一蹴而就。
软技能才是王道。在比赛中,比起掌握专业背景知识,大家在西浦练就的软技能帮助更大。跨文化沟通、团队合作、公共演讲、阅读文献等都是团队成员在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运用的软技能。
当谈到报名参赛的初心时,玛蒂娜说:“并不因为它是哈佛,能让我的简历看上去更出彩。我就是想获得更多与世界顶尖名校的老师和同龄人交流的机会。我很好奇,这些聪明的头脑如何看待可持续性。”白敩雪也表示:“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能为人类健康做贡献,所以我对这个比赛很感兴趣。”
回忆起初赛晋级的情景,她们二人都很激动。“初赛是从26支中国高校队伍中选出5支进入决赛。我们演讲一结束,当场就被告知晋级决赛了。”玛蒂娜说:“我想正是我们为他人而非自己的理念打动了评委老师,这也是本次比赛最看重的地方。”
团队成员们对这种健康、可持续植物饮食风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认为气候变化是未来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作为青年人,我们很关心气候变化及其深远的社会影响。推行植物饮食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益,也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的目标,保护与我们休戚相关的自然环境。”
- 街区
- 2022-05-06 21:14:15
- 街区
- 2022-05-06 21:10:55
- 街区
- 2022-05-06 11:07:45
- 街区
- 2022-05-05 16:4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