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张建伟 记者 严君臣)7月14日上午,南通通州法院十总法庭的调解室里,法官正在调解一起离婚纠纷。与以往不同的是,法官的身边多了位老师,原来南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的张晓玲老师受邀参与调解,正在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小霞(化名)与小兵(化名)原是同事,小兵虽原籍外地,但小霞觉得小兵性格和善、孝顺长辈,两人经自由恋爱后领证结婚,不久生育一子。婚后十年间,一家三口一直与岳父母共同生活,双方也曾有过一段幸福的时光,平时夫妻俩努力工作,长辈帮忙照顾孩子,一直相处和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个体经营、性格强势的小霞逐渐觉得丈夫性格内向、寡言少语、缺乏情趣,由此产生不满,双方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自2018年起小霞先后四次向法院起诉离婚,但小兵始终觉得他多年来在外努力工作,经济收入均交给妻子或岳父母保管,日子过得蒸蒸日上,在家里对妻子多有依从且感情深厚,孩子又聪慧可爱,对婚姻难以割舍。庭审中小兵甚至还表示,即使法院最终判决离婚,他也不能接受,将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为了打开双方的心结,在调解过程中,法庭邀请了心理专家张晓玲老师前来进行婚姻辅导。张老师从专业视角,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进行沟通交流,夫妻俩回忆了恋爱时期对彼此的眷恋,也诉说了各自对婚姻的心理期待和委屈。交流中小霞表达了离婚的坚持,而小兵也道出了不同意离婚的顾虑。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对他们的婚姻现状从多角度进行了客观分析。通过此次心理辅导,小兵的情绪得以释放,对诉讼的抵触情绪消减了不少,为本案下一步稳妥处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将婚姻家庭心理辅导引入家事审判,是家事审判改革的举措之一。当事人在心理辅导的疏导下,敞开心扉,发泄情绪;又在心理辅导的劝解下,平复心情,理性对待婚姻,在化解案件的同时,真正解开当事人的“心结”,有效预防家事矛盾升级,维护社会稳定。
- 社会
- 2022-07-15 19:01:07
- 社会
- 2022-07-15 18:59:30
- 社会
- 2022-07-14 17:39:58
- 社会
- 2022-07-13 17: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