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社区慈善基金规范化运营,提升成果可视化水平、社区场地使用效能及居民参与度,构建闭环运营机制,10月28日,江宁区民政局联合南京市江宁区馨晴志愿服务中心,在秣陵街道举办元山社区慈善基金赋能专项培训,为社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立足资源禀赋,精准规划项目内容
培训现场的项目内容规划研讨环节,与会各方结合元山社区实际资源条件达成共识。社区将充分挖掘观音殿、苏家文创村、银杏湖等本土生态文化资源优势,联动“艾草堂”等爱心商户,以中草药文化为核心设计特色项目。项目将面向社区6-12岁儿童,开展中草药辨识、种植及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在丰富儿童动手体验的同时,融入应急救援知识普及,助力儿童提升实践能力,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
完善运营机制,搭建慈善良性闭环
为保障项目落地后长效运转,培训重点围绕运营机制与志愿服务体系搭建展开深入研讨。各方明确将构建“老中青”三代协同的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不同年龄段志愿者的分工协作,既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又促进社区代际沟通融合与经验传承。同时,规划“义卖反哺”运营路径,项目启动后,将儿童亲手制作的中草药相关手工产品进行义卖,部分收益用于反哺社区慈善基金,初步形成“服务—生产—收益—再投入”的良性闭环,为社区慈善从“输血”向“造血”转型提供可行路径。针对义卖渠道拓展、风险防控等关键环节,现场专家也给出了专业指导建议。
明确实施方向,打造社区治理样本
此次专项培训从项目内容设计、运营机制构建到具体实施路径,为“与i同行药润童心”项目落地提供了全方位专业支撑与方向指引。下一步,元山社区将以该项目为切入点,在助力儿童成长、促进社区融合的基础上,持续完善慈善基金运营体系,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慈善与治理融合样本,为全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实践经验。(通讯员李颜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