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什么?是始终与时代同行的昂扬与奋进。连日来,2025年“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的脚步穿梭于江苏的水韵城乡之间,记录下一幕幕见证青春坚守、奋斗报国的瞬间。
科技报国,青春更有力量。青春的坚守,体现在以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难题的攻坚克难中。河海大学科研团队深耕水利工程数字化领域,自主研发的Autobank系列软件打破国外垄断,成功应用于白鹤滩水电站超大规模仿真计算,在向家坝工程中实现多场耦合精确模拟,在睢宁二站部署新一代灾害监测系统,全天候守护“生命线”安全。这套“中国大脑”已被全国近500家单位采用,完成超1100个重大项目设计校核,累计节约巨额投资,将国家基础设施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青春的坚守,绽放在平凡岗位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里。国庆中秋假期,人们踏上旅途、阖家团圆,有一些人却选择坚守岗位。无锡惠山古镇环卫工宋元萍清晨五点半便开始清扫,日均保洁时长超12小时,只为游客留下整洁的游览环境。在淮安市涟水县,文化市场执法大队队员们国庆期间坚守岗位,逐一检查影院、KTV等场所消防设施,反复叮嘱经营者防范风险,用“多一份坚守”换群众“多一份安心”。平凡岗位上的青春身影,用“我在岗”的担当诠释着对城市的深情守护。
青春的浪花,奔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春的坚守,落脚于服务国家战略和民生需求的宏大叙事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带着技术雏形扎根重大工程一线,在反复调试中让效率提升数十倍;他们用上千次试验优化参数,换得工程质量优良率的显著提升。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现场,建设者们战高温、斗严寒,稳步推进这项将使防洪标准实现历史性跨越的世纪工程。带着技术走向工程一线、走向国际舞台,每一项创新成果的落地,都是青春力量与服务国家战略的深度交融。
青春如初春之萌动,如朝日之喷薄,其最动人的篇章,永远写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坚守里,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当青春的脚步与时代同行,当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大地,每一朵“青”色浪花都将汇聚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安平/文 爱艺工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