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双节文旅的“江苏范儿”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将至,江苏将推出超4200项文旅活动、170余项重点项目及150余项惠民措施,通过文化服务下沉、消费场景创新,着力打造“家门口”的“文旅盛宴”,满足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

文化“沉”下去,惠民“进”万家。江苏文旅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着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倾斜。“茉莉花开・家门口赏好戏”巡演深入江阴顾山镇、靖江马桥镇等乡镇,25场专场演出精准匹配乡镇居民的文化偏好,把专业舞台搬到百姓身边;南京博物院“万相——中国传统色彩之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梦粱临安——南宋杭州城”等展览,搭配800余个主题展览与千余场社教研学活动,让历史文化从典籍中“走出来”,成为民众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盛宴。“贴近群众、服务基层”的供给模式,打破文化服务的地域与圈层限制,让文化惠民从理念转化为民众切实的获得感。

非遗“潮”起来,消费“火”起来。推动非遗与消费场景深度绑定,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拉动消费市场的“新引擎”。南京“笪桥灯市”以璀璨灯火串联周边餐饮、文创消费,打造夜间消费新场景;苏州“好吃的秋天”将非遗美食制作转化为互动体验项目,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参与技艺传承;镇江“民俗文化周”、宿迁“宿秀千技”非遗嘉年华把非遗“搬”进景区、商圈,实现“体验即消费”……155项、620余场非遗展示展演活动,这些“非遗+消费”的融合路径,让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激活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与市场的双赢。

演出“聚”人气,消费“链”起来。创新“演出+全链条消费”模式,让热门演出成为拉动假日经济的纽带。适逢“苏超”1/4淘汰赛举办,464场次营业性演出、25场次大型演出中,紫金文化艺术节、咪豆音乐节、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等项目持续升温。各地推出的“票根+”政策极大提升演出附加值——观众凭演出票可享受景区门票折扣、住宿满减、餐饮优惠,实现“一张票带动多领域消费”。“一日观演,多日畅游”的消费新态势,串联起 “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让演出市场的“高流量”转化为假日经济的“高增量”,形成文旅消费的良性循环。

服务“解”痛点,出游“顺”心意。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才能赢得游客,才能不断擦亮旅游名片。此次150余项惠民措施与时俱进,直击核心需求:常州开通免费旅游直通车、连云港打通高铁站至景区接驳专线,解决“出行难”问题;扬州免费开放50家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盐城新增1800个临时停车位并开通免费旅游公交,化解“停车焦虑”;景区门票减免、消费券发放、特定人群优惠等政策,让文旅消费更普惠……重视游客的消费体验,以优质服务不断化解游客“痛点”,打通服务“堵点”。这让游客更好地实现了与“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也让江苏文旅的“温度”传递给每一位游客。

当前,以文旅拉动消费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文旅“出圈”更成为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实践。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流量”变“留量”,关键在于强化游客至上、服务至上理念,用心用情用力把贴心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实现“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的双向提升。江苏文旅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精准定位需求、创新服务模式,把文化做活、把消费做透、把服务做细,就能够让假日经济持续“升温”。(明高扬)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