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以为‘个转企’要跑好几个部门,没想到在专窗交一套材料,不到半天就拿到新执照,还保留了原来的字号,太省心了!”江苏连云港东海县一家水晶商行的经营者肖军的一声感慨,道出无数经营主体的共同心声。
这背后是连云港市近年来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动实践——以群众满意、企业便利为核心,推动政务服务网“一网”、政务服务中心“一门”和12345热线“一线”深度融合,让办事效率与服务温度双向提升。
截至目前,连云港市纳入省级平台统计的“一件事”办件量累计已达153.8万件,今年以来办件量超过56万件,其中水电气网联合报装等20个事项办结率更是跻身全省前三。
用一张蓝图 破除流程壁垒
任何改革行稳致远,都离不开系统性制度支撑。连云港市从顶层设计入手,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搭建起坚实框架。连云港市政府牵头出台整体方案,细化政务服务多渠道建设、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等5个方面的14项具体措施,明确部门职责与推进时序,为改革绘制出清晰的“施工图”。
在此基础上,各牵头部门严格遵循“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原则,针对国家部署的“一件事”事项,制定50个市级实施方案和29个办事指南,进一步明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责任分工等要素。“我们统一规范‘一件事’办理标准,避免群众和企业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从制度层面打破办事壁垒。”连云港市数据局副局长张名志介绍。
更具特色的是,连云港市进一步探索“一领域一方案”特色改革路径。连云港市聚焦海洋电商特色产业,围绕海鲜育苗、养殖、捕捞、销售全链条,整合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核发、渔业船舶登记等十余个事项,通过流程再造将办理环节从39个压减至4个,跑动次数从8次减至1次。这一创新做法不仅大幅提升产业服务效率,还成功入选中国信息协会“2024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双轮驱动 打通服务“快车道”
“现在办营业执照不用跑大厅,在‘苏服办’APP提交材料,审核通过直接邮寄到家,太方便了!”东海县水晶商户李女士的体验,是连云港市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便捷性的真实写照。
线上,江苏政务服务网连云港旗舰店上线百余个“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覆盖企业经营、个人生活等多个领域。“苏服办”APP整合新生儿出生、教育入学等9个高频“一件事”应用,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政策咨询、办事指南、办理服务。连云港市还将省级部门统建的尊老金申报等“一件事”移动端应用接入“我的连云港”APP,进一步方便群众使用。
线下,全市按“事项集中、业务趋同”原则推进窗口整合,市县两级共设置173个“一件事”服务专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建立12345热线“民声接听员进大厅”机制,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让工作人员直面群众需求,现场解决难题。
这种“双轮驱动”在特色产业中成效显著。东海县打造水晶珠宝跨境电商“一件事”服务体系,线下设服务中心配自助证照打印机,线上建跨境办事平台,将工商注册、报关、退税等事项整合,环节、材料、时间均压缩60%以上。该模式已帮助50多家电商完成跨境注册、200余户搭建跨境网络,带动3万多人就业。
以精准服务 纾解群众愁盼
“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连云港市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衡量标准,从高频场景、特殊群体需求入手推出系列精准服务举措,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在连云港市政公用服务领域,搭建联合报装系统,将水电气视讯等业务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次登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同踏勘、一次审批、一并施工、一同验收”的“七个一”办理模式。其中,联合踏勘和联合编制方案环节分别缩短至3个和7个工作日,申请受理和同步开通环节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1个项目通过该系统实施市政公用联合报装,“一件事”系统联合报装率达100%。
在“个转企”服务中,多地打通跨部门数据壁垒,允许企业保留原字号、信用代码及成立时间。东海县已有95家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实现“无缝升级”,海州区还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开辟“绿色通道”。
针对不同群体,连云港市还推出个性化服务:全市对暂时经营困难企业实行歇业备案制度,一张表格即可暂停经营、保留资格。连云港市开发区诊所备案通过信息共享、告知承诺制将材料从10份减至7份,时限从2天缩至1天。企业开办领域,东海县免费发放开办大礼包1858套、刻制公章3716枚,减少成本9.3万元,办事速度提高85%。
始终紧扣企业发展需求与群众生活期待,连云港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发力,让省心办、便捷办成为政务服务新常态。下一步,连云港市将以“一件事”改革为抓手,以高效协同为路径,以破解难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的,从“高效办成一件事”到“高效办成一类事、每件事”,进一步细化优化强化,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