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南京市江宁区“共享小院”推介会在谷里街道亲见村薛家举行。此次活动由江宁区农业农村局主办,以“筑梦田园 院聚江宁”为主题,为创业意向主体、社区、银行以及设计公司等搭建平台,通过现场推介江宁“共享小院”产业资源,分享优秀建设案例,宣讲建设政策,助推江宁乡村振兴建圈强链和高质量发展。
种子计划:从“向往”到“扎根”的蜕变
日前,南京市启动第二批“莱斯乡村新村民种子计划”,并同步推出第二批10个“莱斯乡村共享小院+”特色村。
推介会现场,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社区、汤山街道孟墓社区、湖熟街道尚桥社区、横溪街道石塘村、秣陵街道元山社区的负责人依次登台,对外推介各自可盘活的“家底”,业态之丰富、选择之多元,让在场投资者眼前一亮。
在推介会的分享环节,佘村青年创业代表“野竹咖啡”主理人沈佳的故事打动了许多人。“这里既有历史,又有故事,风景也特别赞。我们觉得就这儿了,特适合讲一个‘回家’和‘焕然一新’的故事。”她笑着回忆,音乐事业中断后,选择到佘村开一家村咖,在老房子里加入现代和创意的东西,打造了一个让大家能聚在一起,感觉又舒服又有格调的公共空间。“除了政府给予的创业支持,还协助我们与当地农户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合作关系。此外,我们店被纳入佘村官方旅游推荐线路,并通过公众号、多家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引流效果显著。”据悉,她的第二家店“野人音像店”也将开业。
政策护航:从制度建设到配套服务的保障
“在乡村给您一个家、一个院落(花园)、一个菜园(果园)”。这是“共享小院”特色村项目的要求和定位。从概念变为现实,“共享小院”建设离不开政策的托举。
2024年,南京首批6个“共享小院+”特色村公布,试点村名单包括江北新区盘城街道渡桥社区、浦口星甸街道九华村、高淳漆桥街道茅山村、溧水永阳街道秋湖村、江宁谷里街道亲见村、江宁汤山街道龙尚村。通过统一规划、政策扶持,6个村有效盘活闲置农房88栋(小院),引入咖啡馆、民宿、研学基地等业态。
今年,南京市第二批“共享小院+”特色村数量增加,包括江宁东山街道佘村、江宁湖熟街道尚桥社区等10个村,共132栋共享小院。
共赢之路:从闲置小院到共享小院的振兴
作为南京市首批“莱斯乡村共享小院”示范点,亲见村薛家的变化是“共享小院”发展的生动缩影。亲见村依山傍水、地理环境优越。但三四年前,这里闲置农房一片。近年来,亲见村党总支书记李富园通过回收闲置厂房、重新打造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借势“莱斯乡村共享小院+”等项目机遇,将村子里的休闲旅游项目做起来。
“小院有限,感兴趣的房客较多,而小院建设关系到乡村后续的发展,为此我们精心选‘人’选项目,引进了一批80后、90后新农人返乡参与农文旅融合项目。”李富园表示,如今,村里的民宿、咖啡厅、餐厅、烘培店、心理空间、陶艺馆、摄影工作室、木工坊、美术馆、露营基地、自然教育农场等业态次第绽放,一批年轻主理人在此创新创业,各种新的文旅项目成为游客慕名前来的“网红”打卡点。
目前,江宁区已建成市级以上美丽乡村562个、省和美乡村41个、传统村落18个,为“共享小院”落地提供了舞台。下一步,江宁区将继续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推动更多闲置农房变身“金窝窝”,让乡村不仅有“颜值”更有“产值”,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通讯员 丁志新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