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苏”造闪耀,“新”潮涌动!服贸会跨界融合发力,给全球合作整出好活

足球机器人射门后俏皮“瘫坐”断电,憨态模样引全场大笑,不久还将亮相苏超赛场助威;无人配送车在江苏6市运营超200辆,穿梭城乡破解乡村物流难题;侧扫雷达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5%,为汛情预警筑起坚实“科技防线”……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江苏企业携一众硬核成果精彩亮相,从科技赋能体育、水文监测,到法律服务跨境联动,再到文旅与智能物流的跨界突破,全方位展现“苏企智造”与“江苏服务”的强劲实力。

作为已成功举办11届的盛会,服贸会不仅是中国服务业开放创新的“成长记录仪”,更是全球服务贸易互联互通的“机遇连接器”。今年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主题,跨界、创新、多元的特质愈发鲜明,国际消费加速融合,成为展会最亮眼的标签。

酷炫科技“新秀场”:苏企硬核成果直击行业痛点

从守护群众运动安全的AI系统,到破解乡村物流难题的无人车,再到精准预警汛情的侧扫雷达……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与供应链展区内,江苏企业的科技成果自带“焦点光环”,每一项创新都精准戳中行业痛点,用技术实力解决实际难题。

在体育服务专题展区,江苏斯赛福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运动行为AI系统前围满了参展者。“这套系统就是群众体育运动的‘智能守护者’,能实时捕捉运动者的肢体轨迹和动作幅度,快速分析风险并给出科学指导。”公司总经理刘国超一边演示操作,一边介绍系统优势。以往,普通健身爱好者常因动作不规范面临受伤风险,而该系统通过AI算法实现实时监测、科学指导“双功能”,目前已在校园体育教学、社区健身指导等场景落地推广,让科技真正为运动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服贸会,斯赛福还收获了国际合作新机遇——与新西兰篮球协会、国外多所大学科研团队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在技术研发、数据分析、智能器材推广等领域深度联动,让“苏企智造”走出国门,服务全球体育爱好者。

不远处的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展区,几位外宾正饶有兴致地体验智能健身器材。“国内硬件器材市场已趋饱和,我们正从‘器材供应商’向‘公共服务供应商’转型。”公司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朱小刚指着一款可联网的室外智能健身器材介绍,该器材能实时记录运动数据并同步至云端,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南通等城市的社区、公园落地。朱小刚透露,未来企业还将推出社区定制化体育活动、本土赛事IP打造等服务,为体育产业发展开辟新路径。

供应链及商务服务展区的菜鸟展台前,公开道路无人配送车GT2.0成了“网红展品”。这款可装载600件包裹的无人车,凭借长续航、灵活通行的优势,在县域乡村物流场景中口碑爆棚。“乡村快递网点常面临人员短缺、配送成本高的问题,无人车运营成本低、配送时间灵活,能高效完成网点至驿站的运输任务。”菜鸟集团公共事务总监任隽姝介绍,目前该车型已在江苏苏州、无锡、南京、淮安等6市的公开道路和高校校园运营,投入车辆超200辆,累计运营里程突破10万公里。展会现场,不少县域物流企业代表主动前来咨询合作,希望借助这一技术破解乡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9月12日晚的服贸会成果发布环节,南京微麦科斯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三款侧扫雷达产品一亮相,就吸引了水文领域从业者的目光。“过去汛期,传统测流设备常被湍急河水冲走,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安全性和稳定性都不够。”公司市场部销售经理贺沁道出行业痛点。而微麦科斯的侧扫雷达采用非接触式设计,可实现半径50—1000米的全域水文动态捕捉,在无人值守状态下就能实时传输数据,既降低了人力成本,又大幅提升了监测安全性。目前,该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85%,展会期间已有多家水库用户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为各地汛情预警提供更精准的技术支持。

全球合作“连接器”:跨界联动汇聚国际资源

服贸会不仅是科技成果的“展示窗口”,更是全球资源对接的“超级连接器”。江苏企业与机构借展会契机,打破地域与行业壁垒,在法律服务、医疗供应链等领域实现跨界合作,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与全球客户搭建起高效沟通的桥梁。

法德东恒柯伍陈(南京)联营律师事务所的展位前,咨询跨境法律问题的企业代表络绎不绝。作为江苏省首家苏港联营律师事务所,该所自2024年9月成立以来,就成了宁港法律合作的“破冰者”。“今年是我们首次参加服贸会,短短几天就接待了来自德国、巴基斯坦、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潜在客户。”联营所负责人沙鹭介绍,不少“出海”企业在跨境合作中常面临法律风险,而联营所凭借苏港两地资源优势,能为企业量身定制法律服务方案。展会期间,他们还与国内建筑工程、文旅服务、物流供应链领域的企业建立联系,与法律界同仁探讨涉外业务新路径,让服贸会的“全球窗口”功能愈发凸显。沙鹭表示,未来将继续整合全球法律资源,助力中国产业和资本稳健“出海”。

医疗健康领域,强生医疗科技的创新产品同样“重磅登场”。“6年来,苏州外科工厂不断引入全球前沿智能制造技术,从单一产线发展为多品类生产体系,核心就是为了更快响应中国市场需求。”强生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服贸会,强生带来两款首次亮相的创新产品——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Impella® CP with SmartAssist介入式左心室辅助泵,以及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尼卡利单抗注射液,用“全球创新 + 本土落地”的融合成果,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多元融合“试验场”:文旅体创新激活消费新活力

“科技+文体旅”的融合形态,是今年服贸会最吸睛的热点之一。多元场景让科技与文体旅碰撞出别样火花,不仅唤醒了历史文化魅力,更激活了城市与赛事的独特吸引力,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

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区的一角,上海风语筑出品的《梦回圆明园》VR体验区排起了长队,日均吸引观众近200名。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摩洛哥留学生艾斯攥着号码牌,满眼期待:“早就听说圆明园是东方园林的瑰宝,现在终于能通过科技,重新走进这座‘消失’的皇家园林,太想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了!”

今年1月,风语筑获圆明园管理处官方授权后,已在圆明园遗址公园海棠书院完成项目首发,让“数字圆明园”从构想变为现实。“这是全球首个以圆明园为主题的3A级画质VR大空间项目。”展区负责人刘书宇介绍,观众只需戴上轻便的VR装备,就能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内瞬间“穿越”到百年前的圆明园:朱红宫墙的纹路清晰可触,园林水榭旁的锦鲤在波光里游动,宫廷华服的绣线仿佛还带着丝线的光泽,案头器物的纹饰细节纤毫毕现……而这一切沉浸式体验的背后,是全球顶尖的LBSS大空间追踪技术在“发力”,它实现了对圆明园全盛时期风貌1比1的精准复刻。

据悉,这款火遍服贸会的项目还在持续拓展消费“新场景”——今年夏天,“圆明园数字展・记忆中的技艺”在上海正式亮相,迅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新晋地标。刘书宇透露,未来这一项目还将以“数字临展”的形式走进更多城市,让更多人有机会解锁不一样的圆明园。

风语筑与江苏的合作也结出了硕果。今年3月,苏州高铁新城“未来科幻馆”开馆即爆红:建筑以“星系核心”设计灵感,外立面2000余平方米LED贴膜屏、2200个点光源与1.3万米轮廓灯交织,入夜后化作璀璨的“科技之心”,成为苏州北站旁最亮眼的视觉焦点。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的余热还未消散,拿到奖牌的“功勋机器人”就再度集结——本届服贸会上,12号户外展馆成了观众争相打卡的热门地。这里不仅陈列着刚在世界赛事中斩获佳绩的人形机器人,更有机器人足球、自由搏击等“现场赛事”轮番上演,科技与体育碰撞出的趣味火花,让展馆内欢呼声此起彼伏。

9月12日下午,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师生带来的机器人足球比赛,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赛场上,机器人精准卡位、奋力射门,进球瞬间引来全场欢呼;可下一秒,它却因电量耗尽原地“瘫坐”,逗得观众“笑翻天”,大家纷纷调侃:“完全理解‘球员’,这是拼到了最后一格电!”

就在今年8月结束的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他们团队组建的参赛队还拿下了第四名的好成绩。“算法是中国机器人的一大优势,在这个领域我们领先不少国外团队。”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工程系主任刘相权向记者解释,机器人足球赛不仅有观赏性,更是技术打磨的“试验田”,“通过赛事不断优化算法和机械性能,其实是为机器人未来应用到生产生活场景做技术预演”。

现场,刘相权还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目前“苏超”已与团队取得联系,不久后,这些足球机器人将亮相“苏超”赛场,在开场环节为赛事“热身”,用科技范儿的表演为足球队助威。

用科技啃下行业痛点“硬骨头”,以服务架起全球“资源桥”,靠文体旅融合解锁消费“新场景”……一个个含“新”量拉满的实践案例,鲜活展现着中国市场的旺盛生命力;一场场高效洽谈、一轮轮成果签约,“敞开大门做生意”的诚意与行动,正让服贸会成为全球共享机遇、共促发展的优质平台,也让世界看到中国服务贸易的无限可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