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炮火中,一支支抗敌演剧队奔赴在各战区的抗日前线,边战斗边宣传,激励民众士气,鼓舞人民斗志……”9月3日,一堂别开生面的音乐思政课在南京图书馆振奋上演,伴随着《黄河大合唱》的雄浑旋律,“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正式纳入该馆“图书馆里的思政课”系列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展播内容,引导广大读者在歌声中传承红色基因,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以经典致敬抗战胜利80周年。

为进一步全面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创新思政教育,今年5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与南京艺术学院网络思政工作中心董蓓教授名师工作室联合策划,精心打造“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以“音乐+思政”有声海报形式,对《抗敌歌》《黄河大合唱》等时代经典进行创新演绎,推动红色基因“活”起来,思政教育“动”起来,课程创新“亮”起来。
从抗日救国的激扬号角,到保卫中华的磅礴怒吼,再到一个民族的精神礼赞,每首经典曲目背后,都是抗战先烈用生命谱写的信仰诗篇。为更好地集纳呈现、传播18首时代金曲,“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进一步创新设计,以科技为媒,制作音乐融媒杂志,这既是对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创新答卷。

作为承载文明、滋养精神的公共文化主阵地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南京图书馆始终在探索如何让图书馆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课堂。该馆党委书记戴洪宇表示,“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将抗战经典音乐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这种‘以声传情’的创新,与我们‘图书馆里的思政课’理念不谋而合,希望以此为起点,让更多人在旋律中读懂中国,让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文化土壤中生生不息! ”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捷表示,推出“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融媒杂志,是深化馆校融合、拓展社会服务、创新育人模式的重要举措。未来,将以夯实共建共享基础为依托,以强化协同创新驱动为抓手,以打造馆校合作典范为目标,合力深化“图书馆里的思政课”品牌建设,持续深化馆校协同,共同为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贡献智慧与力量!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而语言文字正是传承历史记忆、赓续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省教育厅语材处三级调研员薄其芳表示,“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融媒杂志这样的创新产品,有效拓展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展现了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在重大历史主题宣传中的责任担当与实践探索。希望南京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继续为江苏及国家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质量推广普及贡献力量。
作为“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的制作方,“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与省教育工委、南京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有着多年沟通联动,聚焦青少年这一爱国主义教育关键群体,紧扣其“拔节孕穗期”,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广受青少年欢迎的主题教育活动。未来,将持续开展更多深度交流,不断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教育学习内容,厚植青春拔节向上的根基。

据悉,“一路‘声’花”音乐思政课系列融媒产品一经推出,便引发各方强烈共鸣和持续关注。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将其纳入“音乐里的大思政课”品牌项目予以推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央广网云听等重点媒体平台积极转载刊发。其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其首页高位推荐,并开设专题集纳呈现,全网综合浏览量累计突破400万,形成显著传播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