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网聚民智绘蓝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5月20日起就“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启动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既是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十五五”规划承载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使命。科学决策要求规划编制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升级,从生态保护到民生改善,每一项政策的制定都需以数据为支撑、以实践为检验。我们在“十四五”规划实施中取得显著成效,经济韧性持续增强,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这为“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此次通过网络问计于民,目的就是进一步汇聚社会各界的专业智慧,确保规划既符合客观规律,又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此次网络征求意见活动依托互联网平台,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群众,都能通过便捷渠道表达对教育、医疗、就业等领域的关切与期待。“开门编规划”的模式,既是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体现。此前,“十四五”规划编制期间,累计收到群众建言超过百万条,许多建议被直接吸纳到政策中。

依法决策是规划编制工作的根本保障。从规划草案的起草到审议,从实施到评估,每一个环节都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近年来,《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等制度不断完善,为规划编制提供了程序规范。此次网络征求意见活动同样遵循公开透明的原则,既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又以法治化手段确保民意收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筑牢根基。

在数字化时代,通过网络渠道征集民意,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突破。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政策制定者能够更精准地捕捉社会需求,更高效地分析民生痛点。“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也为破解复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布局一样,“十五五”规划必将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对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十五五”规划网络意见征集活动,是全民共商国是的民主实践。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集民智、汇民意、凝民心,“十五五”规划必将成为指引中国破浪前行、谱写新时代华章的纲领性文件。(安心)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