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围绕“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的使命要求,江苏各地正以文化为笔,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今天的《江海弄潮——经济大省挑大梁》,让我们循着文脉足迹,一起走进“好地方”扬州,探寻文化赋能之下,这座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古韵焕新颜。
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毕然说:“在扬州,有一处备受瞩目的历史文化街区,就是我现在来到的‘仁丰里’。这个春天,这条千年老街再度火爆‘出圈’,引得五湖四海的游客们纷至沓来。这里为何令人驻足?走,我带您去寻找答案。”
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主干全长700多米,拥有着最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空中俯瞰,主巷道宛如鱼的脊椎骨,从南至北错落有致地分布着15条支巷,宛如根根鱼刺,因此,仁丰里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作“鱼骨巷”。
扬州市民李春艳说:“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花花草草,特别是这边的建筑,有一种老扬州的风格。”
毕然说:“在仁丰里的小巷子里,隐藏着一家值得打卡的宝藏小店,就是这个‘人间小温书斋’。这家店是去年6月份才运营的,今年又被评选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这里面有什么宝贝呢?我们也进去看看。”
走进书斋,不大的空间内藏有大量扬州古旧书籍,在这儿,市民游客可以安静阅读、悠闲品茗。
毕然问:“这里以前是个古宅吗?”
人间小温书斋负责人张腊梅说:“对,我们可以看,它原来就是一个居民住的两进的宅院,加中间天井,我们把这边打通了,其实保持了基本的构造没变。”
今年,书斋还大胆融入时尚元素,推出宋锦挂件、钥匙扣等文创产品。这些既符合年轻人审美,又承载传统文化韵味的设计,成为了街区的新亮点。
张腊梅说:“这个街区60%都是一些外地的游客,希望他来到我们这个地方,首先能感受到浓浓的扬州文化,他能看书、能听昆曲、弹古琴,也能做手工,能感受到扬州的底蕴。”
仁丰里,既汇聚着年轻文化创客的创意活力,也留存着1000多户老居民的烟火日常。“70后”袁荔在这条街巷出生、成长。在她眼中,仁丰里的“微更新”并没有破坏原有的生活气息,反而让街道更加漂亮、居民生活更加舒适。
“恬菡小筑”盖章馆主理人袁荔说:“有我很多的童年记忆,这里可以让大家慢下来,它没有高楼建筑,在这里我心很定,我可以静下心来,做喜欢的事情。”
这份“慢下来”的笃定,让袁荔萌生了守护与传承的念头。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她盘活了街区的闲置空房,打造了民宿和盖章馆,携手设计团队研发了上百套印章,吸引众多“集章”爱好者和背包客频频“打卡”,传播扬州故事。
广州游客罗女士说:“从这个集章里面,我们就看到,扬州做什么都很细致,做什么事情都很用心的,你看,每一个章!你以后再翻一下,你就感觉我来过这里。”
一枚枚精致的印章,不仅承载着游客的美好记忆,更成为城市创新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扬州以“微更新、强文化、集众智、可持续”为核心理念,避免大拆大建,专注“绣花功夫”,对仁丰里展开“精雕细琢”。为避免“千篇一律”的商业化,当地还深度挖掘文化产业的差异化潜力,力求让每一处更新,都彰显独特的文化韵味。
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宣传委员朱涓说:“筛选符合古城风貌,符合古城文化基调的业态录入,在引进的过程中,即使你同样是文化业态,我们也要追求它的唯一性。”
如今,700多米长的仁丰里主街上,40多间闲置老宅华丽“变身”为创客空间、文化工作室,为老城创造了500多个就业岗位。玉石雕刻、古琴传习、通草花、锔瓷等10余个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在这里焕发新生,绽放别样光彩。采访中,我们发现,仁丰里的蝶变脚步从未停歇。今年,相关部门计划以主巷为核心,逐步推进支巷改造,将更新范围从“一条线”拓展为“一张网”,持续为这条千年老街注入活力。
扬州市广陵区汶河街道旌忠寺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雪松说:“我们还要把它做得更丰满、更美丽,将来成为最美的街区,让我们的居民融入进去、参与进去,做好文化的传承创新。”
当前,扬州正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以“文化+”,不断为美好生活“做+法”,一季度,扬州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纳入监测的59家A级旅游景区、6家省级以上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4家重点博物馆共接待游客2174.4万人次,同比增长35.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志钧说:“我们将充分利用扬州的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扬州玉器、漆器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扬州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加快把扬州建设成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蹲点手记】
从历史文化街区内创意灵感涌动、就业生机盎然,到古运河畔文旅景区人潮如织、热闹非凡……扬州对古城更新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从“物理保护”到“人文激活”的清晰路径。文化,不再只是尘封的历史印记,而是化作推动城市发展的强劲动能,成为了百姓家门口的“幸福密码”,让岁月积淀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相信在文化的持续赋能下,这座承载千年底蕴的城市,必将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更加绚丽的时代篇章。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毕然 亓晨 王泽坤 徐圆明 马英 赵殿君 陆遥
供片台│扬州台
编辑│王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