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数字赋能 | ①全“数”前进 :点燃数字江苏建设强引擎

编者按: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之际,江苏作为主宾省之一参会,江苏省数据局会同省委网信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组织企业参加现场体验区展示,策划推出《江苏·数字赋能 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系列报道,聚焦江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剖析数字浪潮下的“江苏路径”“江苏方案”,探讨数据要素如何“乘”出发展新动能,共绘美好数字未来。

数字浪潮汹涌澎湃,江苏乘“数”奔向未来,秘诀何在?

答案自在当下,因地制宜厚植数字“沃土”,培育“数字森林”,在不断破题中蹚新路、辟新途。

一幕幕数字生活应用场景的呈现,一轮轮“数”与“实”的双向奔赴,一次次关键赛道的抢占和探索……多点发力、融合创新,江苏这片活力蓬勃之地正以“数”为路,用奔跑的姿态、沉稳的步伐擘画数字江苏新图景。

“新基建”为数字江苏铺道



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对数字江苏来说,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就是奠基之土。

近年来,全省网络基础设施布局不断优化,5G基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并在全国率先普及千兆光网,家庭接入速度领跑全国。IPv6升级改造取得显著成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规模居首,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劲动能。

要强劲“数字动脉”,势必要夯实算力基础。江苏省以“算网江苏”三年计划为蓝图,构筑起南京、苏州为核心的多元算力布局,推动算力网络一体化,平衡高性能与低时延需求,助力新型数据中心和产业应用发展。始终把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作为重中之重,在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在核心技术上自力更生,在前沿技术上开拓进取。南京紫金山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跨广域网络编码分布式存储系统,启动建设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



南京紫金山实验室

此外,融合基础设施的步伐亦稳健有力,北斗导航在交通、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应用广泛铺开,数字交通基础设施向智慧化迈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智能终端设备量产实现规模化,这些都将为数字江苏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新基建”如同春风,吹拂着数字江苏的大地,使之生机勃勃,智能互联的数字化生态体系日益成形,未来可期。

数实深融释放“新质势能”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事关长远、考验耐力的“马拉松”,着眼的绝不仅仅是立竿见影的业绩增长,而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大背景下构筑企业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江苏牢牢把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趋势,念好“融”字诀,挖“数”之潜、驭“数”而行,一步一个脚印把“设计图”转化为“实景图”,在“数字赛道”上奋力跑出“苏”式加速度。眼下江苏大地,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对立关系,创新技术“春风化雨”,传统行业“再发新芽”。

上万平方米的厂房里,一排排生产线上,机械臂灵活挥舞,机床自动运转,几辆无人驾驶小车在厂房中穿梭……在南钢的JIT+C2M智能工厂,通过5G+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了全工序智能协同和全球化定制配送。

“工业互联网+数据治理”的实践正在南钢发生,实体世界里的每一座工厂,在虚拟世界里面演化成“数字工厂”,屏幕上,一个个工厂与生产线的实时数据尽收眼底,工业大脑指挥着26条生产线以及16个业务部门,推动了整个钢铁产业生产制造与经营。



南钢智慧运营中心

无独有偶,在百年纱厂——大生集团,“智改数转网联”带来的赋能效果立竿见影,数据统计,改造后的生产效率提升约15%,吨纱综合成本下降1000多元,万锭用工10人以下,单位人力资源成本仅为传统车间的二分之一左右。



大生集团智慧纺纱工厂

大生集团开发自主可控的大生纺纱数字化集成管理平台,通过中央管理系统将生产所需数据、车间环境数据、设备运行数据、企业经营数据等相互独立的信息流集成在大生云平台上,消除信息孤岛,构建全车间信息流,实现生产精益管理,使数字化的技术通过整合平台真正运用在生产实践中。



信息流通更高效,误差被大幅压缩,“智改数转网联”的实践已经成为江苏大地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效益增长的澎湃动能。

数字触角延伸江苏大地

数字基因的深深植入,不仅改变了江苏的产业形态,也浸润着百姓的日常生活。

提取住房公积金,通过“苏服办”APP申请就可及时到账;需要停车,打开停车软件,附近的泊位一清二楚;遇到难事、烦心事,在12345政务热线小程序就能上传诉求,及时得到回应……运用数字技术不断改善民生福祉,成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的生动一幕。



“苏服办”APP

数字经济的蓬勃带来了数字治理的全面普及。江苏牢固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统筹加强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持续推进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服务高效化。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按需共享”。“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打破系统平台壁垒,“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流程已成为惯例;“跨省通办”、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通信息孤岛,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真实的便利。全省社会公共治理能力持续升级,新型智慧城市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新城市样本不断涌现。



数字医疗、人工智能、智慧养老、在线教育、数字政务、数字商圈、AR游园、AI分析、无人驾驶等场景随处可见,从居家到出行,从工作到生活,科技的氛围感不断拉满,“数字便利”触手可及。



江苏企业“环保脸谱”

江苏在数据领域所有探索与改革的最终指向,都是让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美好。如今种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切切实实地发生在大众身边。

“数”往何方 江苏有数

每一个关于数据的事件都在编织世界的全新脉络,书写数字中国的生动实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需求,江苏数据事业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今年1月,江苏率先挂牌成立省数据局,数字江苏建设开启新篇章。聚焦“数实融合强省”建设目标,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统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构筑数字安全屏障,数字中国战略部署正在江苏大地落地生根。



江苏省数据工作会议

在全省数据工作开局之年,数据部门如何破题开篇,让海量宝贵数据更好地赋能数字江苏?5月14日,江苏省数据工作会议召开。作为江苏省数据局成立后的首次全省性会议,会议指出2024年数据工作将坚持“一条主线”,统筹“四个建设”,坚决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数据工作大格局。

一系列动作新意满满的:构建全省数据资源“一本账”,推动成立省数据交易所,制定“人工智能+数字社会”行动方案,推广“免证办事”……归纳起来,今年全省数据文章的重点和关键,主要涉及落实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发展数据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政务服务和加强长远工作谋划这8个方面。

透过这些重点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夯实基础的动作,也有破解问题的措施。例如,为解决数据资源“有”和“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数据资源“供得准”,全省要建立数据资源“一本账”,推进数据目录统一编制、数据资源分层分级管理,推动高频数据应归尽归;坚持“一数一源一标准”,推动各地各部门加强数据源头治理,提升数据质量;优化升级省市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全省数据供需无缝衔接、实时共享、高效规范。

手握新地图才能抵达新大陆,这些“顶层设计”是推进数字江苏建设的“定星盘”,勾勒出加快数字江苏建设的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方法路径。

数字潮涌奋楫行,积厚成势向未来,江苏正以数字化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华章。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