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你我共参与,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5月22日,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联合国公布的国际主题是“Be part of the Plan”,即“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这一主题,旨在鼓励各国政府、企业、社区和个人按各自的方式支持落实生物多样性计划,希望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各尽其能,为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贡献智慧和力量。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聚焦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普及、志愿服务、司法保护宣传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生物多样性保护正成为亿万人的自觉行动。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不断强化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最严格执法监管。这些举措使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从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到300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得到恢复与增长……这是神州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故事,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加快形成的生动诠释。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过,中国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此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效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为万物谋和谐,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只有在巩固已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能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才能有效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基础筑得越来越牢固。

今年1月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还明确了到2035年和到2050年的中长期目标与愿景。这是中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明确了“时间表”。我们坚信,深入推进行动计划落地实施,不断细化实化政策措施,我国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必将得到有效缓解,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也必将显著提升,更好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上,中国作为主席国,领导和推动各缔约方达成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各缔约方在“3030”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一致,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奋斗新起点,激励更多人了解、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凝聚起“你我共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识,我们就一定能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迈上新台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王玉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