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4万多亩互花米草不见了,盐城东台重拳根治湿地“牛皮癣” 

四月的东台条子泥,和风拂面,春光旖旎。从方塘河口到梁垛河口,碧空苍穹下,一望无际的外滩面,一垄一垄的“水格子”以及大片“干净”的裸滩上,不断地有飞鸟掠过,显得格外宁静祥和。几个月前,还在这里肆掠横行的互花米草已不见了踪迹。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盐城东台先后完成了4.5万多亩的互花米草治理任务,重拳保护自然遗产地。

 △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对鸟类迁徙构成威胁

“这一片以前全是互花米草的领地,一大片一大片。去年以来,我们综合采用刈割、旋耕、围淹等多种方式,先后完成了方塘河口、梁垛河口、川水湾和条子泥等区域,共45044亩的互花米草治理任务。”站在方塘河口的一处堤坝上,东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王兴华指着眼前的大片“水格子”说。

 △方塘河口南大堤除治后


东台有85公里的海岸线,互花米草治理总面积近7万亩,占江苏全省的五分之一。其中饱受互花米草“入侵”的条子泥区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补给区,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泥质潮间带湿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底栖生物十分丰富,被誉为鸟类的“天然大食堂”,是数以百万计迁飞候鸟的“饭碗”。作为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具有竞争性强、传播速度快、除治不彻底、极易复生反弹等特点,直接威胁底栖生物、海岸植被的生存,破坏鸟类栖息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

 △整治过程中


“互花米草密度大,就挤占了小鱼小虾、贝壳、蟹类等滩涂湿地底栖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些底栖生物少了就威胁到各种鸟类的食物链。”护鸟志愿者、生态摄影师李东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它长高了以后,像珩鹬类这些鸟,它们体型小、腿短,无法落下来栖息,这对它们的生存构成了挑战。”

 △整治区域


“组合拳”遏制互花米草蔓延

去年,东台委托省林科院、省海洋院等科研院所制定互花米草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编制互花米草治理技术方案,落实相关单位治理区域、治理时间和工作责任,形成迅速行动、协同攻坚的工作合力。

据介绍,按照方案和技术规程,东台因地制宜分块施治,在潮间带采用“刈割+围堰海水淹”,在淡水区域采用“刈割+围堰淡水淹”,在沟沟汊汊、港道陡坎区域采用“翻耕深埋”等方式系统除治,遏制互花米草的蔓延。

 △整治区域


“这一片单独连片达21000亩,是全省最大的单独(卫星)图斑。我们先把它全部刈割,然后旋耕20公分,把根打碎。打碎以后进行围淹,在四周筑起了一米高的圩堤,打水进来,然后把它根部淹没,使它窒息缺氧,通过5~6个月的时间,让它彻底死亡,完成除治。”王兴华对着方塘河口一大片治理水面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围堰水淹的“秘方”。

 △整治后的区域长出盐蒿草


探索治理区域生态修复的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力铲除根治的同时,东台市还积极探索已治理区域生态修复的路径。条子泥北端梁垛河口有一片300亩的整治区块,经过围堰水淹并落实专人管护后,目前已营造出一块生态示范性人工湿地,成为许多雁鸭类候鸟的觅食、栖息地。

“这片3.6公里长、200米宽、大约1100亩的地块,原来互花米草长势较好,我们在此进行了互花米草治理的试验工程。采取刈割+翻挖深埋的方式,治理好以后,我们又探索性地进行了盐蒿地的恢复,目前盐蒿地覆盖率达90%以上,现在到这儿来的鸟类也特别多,我们有望把这个地方打造成黑嘴鸥在条子泥的第二繁殖地。”站在条子泥南端海堤上,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姜文魁说。

 △整治后区域生态逐步得到恢复


专家指出,大规模除治互花米草,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生态,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为珍稀濒危鸟类提供更多适宜觅食、栖息和繁衍的场所。统筹考虑潮汐周期、互花米草生长规律等因素,东台市制定了互花米草除治“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总体目标,计划在今年互花米草扬花结籽前,完成下达图斑治理任务。

“互花米草兼具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两个特性,极容易复生复活。我们要抓住当前最佳的治理时期,在9月份扬花结籽之前,把它全部除治干净,还滩涂一片净土。”王兴华信心满满。

通讯员 陆军 刘进涛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姜振军

(通讯员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