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一路“逆袭”,靖江再立“东线第一帆”

这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国高质量推进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国第20位、江苏第8位;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30位,制造业百强第21位;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泰州市综合考核“第一等次”第一名;全省20家、泰州唯一一家省民营经济示范县培育县市……

这里是靖江。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6.18亿元,增长5.3%,是继2021年奋力打赢高质量发展“翻身仗”后,又一高分“答卷”。从默默无闻排名靠后一路“逆袭”,靖江这一改变,恰好折射了近年来靖江的迅猛发展势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作为当年渡江战役“东线第一帆”升起的地方,聚焦“走在前、做示范”这一重大要求,靖江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智造市”“一体化示范区”“高质量幸福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牢牢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建设特色产业集群加快“长三角智造市”步伐

靖江的发展,离不开造船业。

靖江,濒临我国最繁忙黄金水道——长江最下游的扬子江段,拥有36公里长的深水岸线、60个万吨深水泊位,年吞吐量可达2.5亿吨,位居全国各县域第一,港口航运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大用水量、大运输量的重型工业。

20世纪70年代,靖江造船业从造木船起步,到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制造船舶,产品逐步走出国门。

1997年,首艘1.2万吨散货船“虹春”号在靖江成功下水,在全国开创了地方船厂建造万吨船的先河。从此,靖江造船厂进入批量造大船的新阶段,踩出了一条船舶制造特色发展之路。

经过数十年积累,靖江造船企业生产能力跃居全国民营造船第一,奠定了全国地方船厂“领头羊”的地位。新时代造船、新扬子造船等龙头企业建造的巨轮从1万吨到5万吨、10万吨,如今已经跃升到40万吨。

2022年,靖江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总量的9.3%、全国的19.7%;新接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10.2%、全国的18.5%;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总量的10.7%、全国的21.8%。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地位,关于靖江,有这样一句话:“全国造船看江苏,江苏造船看靖江。”

不只是造船业,靖江汽车零部件产业,与中国汽车工业同进步共成长,已发展成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目前,靖江已集聚新程、华达、恒义、恒力等汽车零部件规模以上企业63家,其他各类汽车配套企业350家左右,2022年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产值222亿元,成为仅次于船舶的第二大支柱产业。

“需要正视的是,当前汽车零部件产业最大问题在于,传统汽车产业正呈现一个下滑的趋势,而且还下滑得比较严重。所以过去跟那些传统燃油车配套的,是明显下降的。”靖江市委书记张长平介绍。好在靖江企业抓住了机遇,做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以恒义为例,公司转型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体,近三年都是每年50%以上的增长。

9月16日,总投资10.5亿元的华达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在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园区举行开工仪式,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新增开票销售20亿元、利税2亿元。

“华达新能源轻合金压铸项目既是靖江华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优化发展布局、延伸产业链条的战略举措,也是靖江汽配产业致力‘智改数转’、加速驶入‘新蓝海’的标杆成果。”张长平表示,该项目能进一步巩固华达在轿车总成件领域的创新者、领先者地位,也将引领靖江汽配产业整体转型升级,为靖江现代产业集群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提供坚实支撑。

紧抓现代产业发展窗口期,靖江市坚持把“链主”作为主攻方向,带动关联项目产生聚合裂变,形成“链主”为龙头、“链核”为支撑、“链源”为配套的产业集群新格局。而为了形成加快形成集群效应,靖江一直致力于加大公共服务力度。

2023年3月,20.8万吨、299.95米级超大型新造船“新时代逐梦6”轮出江试航。“新时代逐梦6”轮船型尺度大,占用通航水域广,且航程远、耗时长,要经过长江多个水域。为了护送这艘“巨无霸”安全出江,靖江海事处协同张家港、南通、常熟、太仓等沿江4家分支局,以“接力”的方式为试航提供全方位护航。

为帮助传统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更快转型升级,靖江重点推进标准化、定制化厂房建设,满足不同汽车配件生产企业投资需求,并依托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引导上下游关联企业集聚和合作,提高汽配产业的规模效应和整体协作能力。同时,靖江引导和协调多方面资源要素共同打造靖江市汽车配件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为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平台能够针对共性技术提供检验检测服务、专业人才培育服务、产线工人培训服务等,并且协助企业对接资本和上下游产业链配套资源,协助企业兑现产业专项补贴等。

补齐重大项目短板抢占新兴产业新赛道

发挥靖江特色优势,打造竞争力强的造船、汽配等产业集群,是靖江发展的基本盘。不过,张长平也坦言,靖江一度比别人差的就是缺少大项目、好项目,项目由此变成了靖江发展的短板。

为此,在传统特色产业之外,近年来,靖江将项目攻坚作为发展的主题主线,全力突破一批龙头型、基地型、引领型的大项目、好项目。

走进靖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路与敦土路交界的一处工地,总投资50亿元的青山控股靖江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机器轰鸣、热气腾腾,施工人员正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靖江制造业基础雄厚,在6500多家制造业企业“军团”中,靖江已发展出国内顶尖钢铁加工服务商大明重工、主营特种钢坯和优质棒材的长强钢铁、致力无缝钢管和特钢棒材生产的靖江特殊钢等金属材料企业。青山项目是靖江市树立“葡萄串”链式思维成功招引的重大产业项目。青山控股集团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全球不锈钢制造龙头企业,各类不锈钢年产能超千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20%以上。2021年,青山控股集团与靖江牵手,在靖布局总投资120亿元的不锈钢深加工基地项目。

青山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纷纷集聚而来。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甬金股份,在构筑面向全球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网络时,将靖江作为战略布局重要一环。2022年8月,总投资20亿元的甬金高品质宽幅精密不锈钢板带生产制造项目签约落户靖江,与青山系项目“会师”,在靖江千亿级新型金属材料产业集群蓝图上添上了浓墨重彩一笔。

计划总投资52亿元的凯飞民用航空结构件生产制造项目工地同样热火朝天,这里将诞生世界最先进的航空零部件自动化生产线。该项目是中国商飞投资江苏“第一单”,靖江正以此为圆心,联动推进先锋半导体、吉凯恩飞机风挡、众拓五轴加工中心等项目投产达效,朝着“工业皇冠”航空制造产业进发。

凯飞民用航空结构件生产制造合资项目是靖江市迈向航空零部件制造基地的重要标志。早在2010年,靖江就开始描绘“飞机制造梦”,时刻关注国产大飞机制造发展动向,依托华晟电镀集中区,前瞻谋划、量身定制省内领先的航空零配件表面处理中心,主动对接中国商飞、中航国际、中航发、英国吉凯恩等公司,积极寻求战略合作机会。历经3年多的持续攻坚,靖江从多个竞争对手的比选中胜出,于2020年11月正式签约,成功抢占国内航空制造领域极具含金量的“一席之地”。

一个细节,让人体会到靖江对重大项目的执着理念。

“我们公司总部在浙江温州和上海,2021年3月份左右,我们的投资意愿还并不是靖江,当时只是私下来靖江长江边看了一圈,没有通知靖江当地的招商人员。然而,仅仅两天后,靖江政府一行人就直接去了生产基地所在的福州找我们洽谈,后面又去了温州继续谈,全程都准备得非常充分。”青山控股靖江新材料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负责人介绍,靖江的诚意和专业,对公司的触动很大,加上靖江本身具备的基础和优势,让公司认为,落户靖江就是最好的选择。

“这个项目是我们最短时间谈成、最短时间开工的。3月底得到、8月签约,当年年底就开工了。青山控股是我们正式引进的世界500强的第一家企业。”张长平介绍,青山控股作为龙头“链主”,已经帮靖江引进了11家产业链配套企业,有力推动了新材料产业链进驻整合,带动靖江新材料配套服务产业蓬勃发展。

提振“四敢”精气神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青山项目的落地,见证了靖江干部的工作劲头。“逢旗必扛”的争先意识、“人一我十”的拼搏意识、“居安思危”的底线意识、“敢为善为”的担当意识,在靖江蔚然成风。

“干部的精气神,是我这三年最大的感受,也是泰州市委市政府对我们最大的肯定,我们靖江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真的被激发出来了。”张长平表示。数据显示,继2022年靖江4个项目被列入省重大项目后,2023年靖江又有6个产业项目入选省重大项目清单,年度计划投资额达63亿元,入选项目数量、年度计划投资额均居泰州市首位。

2023年,靖江制定了支持干部敢为的“硬核六条”,旗帜鲜明地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以“干部敢为”示范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掀起干事创业新热潮。

“四敢”精气神提振,营商环境自然进一步改善。“这个做法真是好,项目落地更快了。”日前,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仓库项目工程负责人张清林为靖江项目审批再提速点赞。

建设项目“审批节点多、报建用时长”是很多地方的通病,靖江聚焦项目审批全链条融合、全部门协同、全方位服务,在“容缺预审”“拿地即开工”等做法基础上,再次创新思路、优化流程,探索“承诺即发证、开工后核验”审批新模式。针对中小型低风险项目,只要企业取得用地、满足开工条件并作出相关承诺后,便可在3日内办结施工许可。先锋精密科技公司新建仓库项目在完成相关准备后,提交《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自审承诺制共同承诺书》,第二天就拿到所需的各类行政许可证件,成为靖江创新举措首个受益者。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抓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发展,是靖江持续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靖江市市长申强告诉记者,全市目前经评定公示的创新型中小企业有341家,拥有经认定的有效期内国家级“行业冠军”类企业6家,其中亚星锚链和赛德力制药机械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6家企业的产品在国内细分行业市场排名都在前三。靖江还拥有经认定有效期内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0家、泰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2家,今年已完成7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审核推荐,并将373家企业列入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

值得一提的是,靖江本土金融力量,也成为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的重要一环。为服务实体经济,缓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靖江市行政审批局联合靖江农商银行打造服务小微企业“苏服办”便民服务点,靖江农商银行城南园区支行和渔婆分理处成为首批小微企业特色便民服务点。

“原先大家只能到银行办理金融服务,办理政务服务事项需要前往街道或市级政务服务中心,特别是像企业类的业务更是需要政务服务中心和银行两头跑。”靖江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设立两处服务小微企业“苏服办”便民服务点,实现了240项个人及企业高频事项银行网点可办,让企业群众少跑腿。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靖江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布局,牢牢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9月末,各项贷款余额310.47亿元,较年初增加35.95亿元,增幅13.1%。

“强化‘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使命担当,坚定‘站稳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市’目标,致力打造智造强市、枢纽要市、滨江都市、幸福街市、美好城市,勇当现代化建设‘东线第一帆’,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靖江新实践走在前、做示范,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这是靖江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

“东线第一帆”,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联合调研组:

总策划 双传学 顾雷鸣

总执行 焦建磊 林康 杭春燕

成员 吕润洲 张啸 戴军农 张妍妍 陈澄 柏丽娟 强慧娟 高波 白利振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