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善听政声“人去后”

精准识别干部是选好用好干部的前提。当前对干部的考核了解,往往聚焦现任岗位表现,视野相对局限,或易造成“以一时成败论英雄”。着眼干部成长全周期,以历史的视角回溯实施离任后评价,可反向拉长时间度量,为精准识别干部、正确使用干部提供有力支撑。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作为知事识人体系的关键一环,开展离任后评价有助于组织部门拓宽视野,对干部进行前后贯通式跟踪了解,实现精准“定位”、立体“画像”。实际上,有的干部在离任前后“政声”可能发生明显变化。比如,在任时“推进工作力度大”变成离任后“抓工作急于求成”,“敢于拍板决策”转而成了“作风蛮横霸道”,彼时引来“一片叫好”的项目后续徒留“一堆麻烦”。当然,也不乏有的干部在任时被指“缺乏胆识和魄力,干工作不温不火”,离任后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成效逐渐显现,继而受到干部群众的广泛称赞。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反映的是褪去权力人情“外衣”的真实民意,呈现的是历经沉淀后的价值归宿,考验的是组织部门穿透迷雾、去伪存真的辨析之力。

开展离任后评价,评的不仅是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更看留下了什么。注重健全机制,聚焦评价谁、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等关键点位,积极探索周延简便的操作办法,防止空对空、走过场。优化评价路径,主动变“关门评”为“开门议”,更多走进干群听“真声音”、深入一线看“活情况”,在互动交流中获取最直观的“一手资料”。具体操作中,可围绕曾经的共事协作方、利益相关方、中立第三方甚至矛盾冲突方等不同群体,分类适用评价方式,引导放下戒备、敞开心扉。突出以事察人,特别是对于短期难见成效、用常规方式难以评判的工作,持续跟踪了解,既看当时影响、也看长久效果,既看经济成本、也看社会成本,既看客观条件、也看主观努力,以辩证思维和发展眼光复盘“显绩”与“潜绩”、“赞叹”与“遗憾”,力求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德才表现。

离任后评价本质上是对干部政绩观的一次起底,这不仅需要组织部门担当作为,也离不开干部本人的正确对待、广大干群的积极参与。唯有将这一机制引入常态,方能打消各方顾虑,帮助干部放下“干得好却看不到”的思想包袱,潜心谋事、安心干事,同时也能更好地警醒一些干部勿妄“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李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