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常州软实力成为江苏硬拳头!“常州现象”凭何而生?

10月30日至11月5日,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名单公示,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报送的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代表江苏入选优秀作品奖。

平时不怎么关注文艺领域的人们可能对“五个一工程”奖相对陌生。实际上,“五个一工程”奖是一个含金量非常高、同时又相对“低调”的国家级大奖,能够获此殊荣,不只代表文艺作品质量过硬,还意味着官方主流对于作品的认可和接纳。

从目前已公示的名单来看,今年全国范围内入选“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类作品仅8部,由常州报送的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正是其中之一。

常州作品,成为受到国家级奖项认可的文艺精品,并非偶然。

今年,常州原创锡剧《烛光在前》获得了被称为“中国舞台艺术的天花板”的“文华大奖”,这是锡剧类作品首次问鼎“文华大奖”;此外,近些年常州还有不少文艺创作者和文化作品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摄影金像奖、电影金鸡奖、电视金鹰奖等国家级奖项;以“常州三杰”为主题的电影《觅渡》还被列为国家电影局重点资助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重点影片。

一批带有“常州元素”的舞台艺术精品相继上演并在全国获奖、精品创作生产持续走在全省前列,被省委宣传部赞誉为舞台艺术“常州现象”。文艺精品生产的“常州现象”,凭何而生?

独具常州特色的“务实型”文艺精品生产

在谈到文艺精品生产的“常州现象”时,常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李萍用到了一个词:“精准”。

何谓“精准”?李萍认为,常州文艺精品生产的“精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选题策划、资金投入和成果产出。

在常州,即使是乡镇、街道等基层单位,在文艺精品生产的前期选题立项过程中也极具“精品意识”。

“有关责任单位在开题之前首先会对作品的题材和内容进行研讨和论证,并且从更高的站位上来思考如何打造出一份带有‘常州印记’的文艺精品”。李萍说,确定选题后,牵头单位还会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极具实力的主创人员,并搭建常州本土创作团队,共同组建一支高水平创作队伍,确保文艺作品的高质量生产。这样的“精品意识”,贯穿在每一份最终呈现出来的“常州精品”中。

除了精准的选题策划之外,还得有精准的资金投入和成果产出。在文艺生产方面,常州的市级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500万元,带动全市投入不少于1个亿,将精品生产项目列入重中之重,有效支持了文艺创作生产、人才培养和各类巡演、展演活动。

“常州在文艺精品生产的投入方面并非‘大水漫灌’式的,而是更加精雕细琢的、集约式的。”李萍提到,如果放置在全国范围内横向比较,常州在文艺精品生产投入方面并不算“财大气粗”,但是与此相应的是,常州几乎每一份投入都能用在“刀刃上”。

近年来,全国性文艺奖项整体缩减,一件作品要想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认可,较之过去更为困难。而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常州作品仍然能够持续收获“五个一工程”、文华大奖等重量级奖项,更显不易:

 常州出品的儿童剧《留守小孩》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其创作生产单位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金坛华罗庚艺术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近9000场次,观众达800多万人次,被誉为江苏的“乌兰牧骑”;

 常州市滑稽剧团继滑稽戏《我要做好孩子》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后,二十年磨一剑,又创作出《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这样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

常州出品的电影《秋之白华》《邓稼先》、电视剧《青果巷》《天骄》等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其出品公司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几乎每一件作品都能斩获业内大奖或在央视播出;

今年,由常州市委宣传部报送的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代表江苏入选“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原创锡剧《烛光在前》获得了被称为“中国舞台艺术的天花板”的“文华大奖”。

选题策划、资金投入和成果产出上的“精准”,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叫好又叫座的“常州精品”,也成就了独具常州特色的“务实型”文艺精品生产,最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文艺精品生产“常州现象”。

良马须善驭,坚持人才引育“长期主义”

干好一件事,除了拿出“真金白银”的诚意,还得找到有真才实干的人才。推进文化事业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亦是如此。

良马须善驭。好的剧作家驾驭好的题材写出好的本子,好的演员驾驭好的本子呈现好的效果,往往缺一不可。就拿今年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常州广播剧《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来说,这部剧在制作过程中就得到常州市委宣传部高度重视,集结了国内优秀的广播剧制作班底:

该剧导演权胜,其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伊朗国际广播节大奖等国内外专业奖项;总编导之一的蔡淑文是广播剧界最资深的导演之一,获奖无数,20多年前,她为常州执导的广播剧《永久的青年——瞿秋白》曾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此外,导演权胜还特地请到了常州籍知名演员赵岭扮演广播剧中的张太雷、邀请北京人艺表演艺术家杨立新扮演陈独秀。

有优秀的文艺人才,才能创作出优质的文化精品。在文艺人才引育方面,常州一直秉持着开放灵活的“长期主义”:既放眼全国,调动全国一流的人才资源与科技资源来打造“常州精品”;又扎根本土,培养了一批青年文艺骨干。

2014年至2017年,常州以“名师带高徒”活动为契机,在文化人才专项经费的撬动下,先后精选了国家级大师和省、市级导师31位,分别与系统内青年骨干人才结对授艺,用“一对一培养”的模式,为文艺青年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此后,常州更是将此类“师徒结对”活动制度化,形成一项常态化开展的文艺人才培养模式:

2020年,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推出《常州文艺人才“结对传承”行动方案》。该行动与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相衔接,被列为全市文艺人才培育三年行动、十大文艺人才计划之一;

2021年5月,常州文艺人才“结对传承”行动暨常州文艺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常州市行政中心举行。活动当天,40位名师与43位中青年文艺人才结对签约,常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州高铁新城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国企与市文联签署合作协议,共推常州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常州还对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计划和省紫金英才、优青培养计划的文艺人才,给予住房补贴、项目申报等政策倾斜,充分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对于人才引进工作,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曾公开表示称:“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在文艺人才的引育方面,常州也同样有着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给项目、给政策、给扶持,但也不冒进、不功利、不“躺平”,用长期主义的态度,给予文艺人才最宽松的创作环境和最充分的成长空间。

“常州现象”背后:深挖传统,守正创新

一个个叫好又叫座的“常州精品”背后,不只需要制度性的政策支持和持续性的人才培养,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创作观念。文艺精品生产“常州现象”背后,守正创新是常州作品一以贯之的坚持。

守正,即守传统之正、守文化之正、守历史之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饱含深情地列举了周恩来、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江苏籍杰出共产党员的代表人物,并指示“要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常州三杰”是江苏省文艺创作题材库重点推介的“一号题材”,也是常州弥足珍贵的创作富矿和精神标识,“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纪录片《瞿秋白》、电影《秋之白华》,和本次入选的《谋将来永远幸福——张太雷》都是围绕“常州三杰”这一精神宝库进行长远规划的。此外,像广播剧《君子史良》、电视剧《青果巷》这样的本土题材优秀文艺作品,反映出名人文化、工业文化、运河文化、乡村振兴等代表着常州历史文化根脉的创作主题,在弘扬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同时,也进一步擦亮常州名片,让“常州精品”走出江苏、走向全国。

创新,即创内容之新、创机制之新、创观念之新。守正创新,就要求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之上求新、求变。反映在一个城市的整体文化战略上,则更多地体现为不断创新文化事业的管理机制,以适配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

常州始终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生产,将其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的首要任务去抓,不断更新调整引导机制:

常州不仅针对性地编制了实施常州市文艺精品生产规划、修订常州市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扶持办法,还成立了题材规划委员会、建立文艺创作题材库、设立文艺评审专家库,将精品生产项目列入重中之重。

此外,常州还进行了国有文艺院团的探索改革,坚持把加强舞台艺术精品创作作为国有文艺院团的重点任务,按照“储备一批、创排一批、打磨一批、巡演一批”的“四个一批”要求,制定出台“5211创作计划”(即:明确每个院团5年内必须规划创作2部重点作品,其中至少1部是以常州本土人才担当主创),所有作品绩效瞄准全省一流。

无论是在文艺精品生产中秉持的“长期主义”,亦或是对文艺人才引育工作上“包容‘十年不鸣’”的耐心,还是文化战略中的守正创新,常州在文化事业上所坚持的,无外乎两个字:尊重。

尊重文化传统、尊重文化人才、尊重文化产业。这样的尊重,反映在每一条扶持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里,汇聚在每一项支持文化产业的资金中,也隐藏在对待文化人才的包容态度上。

也正是在这样崇文尚贤的氛围中,一个“既有产业高原、又有创新高峰,既有青山绿水、又有净美人居,既有现代都市、又有田园诗意,既有乡愁古韵、又有文明新风”的现代化常州,渐行渐近了。(侯诗语)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