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系统治“沙” 护绿水青山

□张妍

1128751017_16554532182381n


这是武威市凉州区邓马营湖治沙区域已经铺设完草方格沙障的沙漠(6月1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6月17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全国两会,“沙”字与“山水林田湖草”一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早在2021年全国两会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加一个“沙”字。加一个“沙”字,何以如此必要呢?这一字之增,其实体现了治沙对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性,彰显了中国推动全球绿色发展“一事不可少”的决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关系世界人民生存发展方向和基本福祉的重要载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虚言,可持续的发展必须用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为子孙后代“留绿”。而荒漠化却是影响全球生态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荒漠化治理迫在眉睫。放眼世界,有许多荒漠化治理的实践和经验,提炼总结可知,荒漠化治理的关键还是在于治“沙”,也是从荒漠化的“根”上解决难题。

当前,中国步入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治沙”是作为大国主动扛起世界责任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落实中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重要步骤。这既源于“治沙”是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源于“治沙”后的绿色图景有助于美丽中国建设。

一方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治理理念是一种科学、精准的治理路径。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生态环境修复本身却是一项“慢工出细活”的系统工程,急也急不得,但也不可坐以待毙,因而科学、精准、稳进的“治沙”理念在当前最有利于推进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向好。

另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生态资源丰富,高水平的生态环境治理不能因“沙”落队。“治沙”可以挖除生态环境的劣势,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让环境真正具有自我调节、良性循环的能力,让“沙海”变成“绿洲”,也带动当地居民摘下贫困帽子,共同建设美丽新中国。

新时代,“遏制全球荒漠化”的中国治理行动有多个篇章,但最让人动容的还是一个个坚守的中国“守荒人”。用多年的治沙经验凝结出《治沙工作日志》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乔义,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的“穷沙窝子”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官井村的村民们,成立塞罕坝机械林场、有效改变当地自然面貌的原国家林业部工作人员们……他们或是当地“林二代”、“林三代”,或是致力于治沙的“荒一代”,他们有不同的职业,来自于不同的年代,却拥有同一种身份:荒漠治沙人。

“荒漠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需要在系统治理的框架下多措并举、全民参与,更需要久久为功的拼搏。“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习近平总书记说。

未来,继续期许一个个“荒漠”变“绿洲”的奇迹。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