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锦屏镇,当地政府将废弃不用的窑洞改造成牛舍,配套修建了堆粪场、草料场、消毒室、防疫室等设施,推行公司养、大户养、群众养的模式,标准化生产。截至目前,崇信县已建成窑洞养牛示范带5个。
薛家湾村贫困户朱海萍,通过政府帮扶,用精准扶贫贷款50000元,先后购买了10头崇信红牛。并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养殖专业培训,成为了养牛能手,年出栏红牛12头,年收入十万余元。如今,朱海萍加入红牛合作社,以“租借”的方式引进了64头基础母牛,5头牛犊。帮合作社代养69头红牛。经过7个月左右的育肥后,一头牛可带来1万元左右的收入。(摄影 赵富生)
相关推荐
专访:美国20年“反恐战争”带来的破坏无法估量——访知名经济学家杰弗...
- 热点
- 2021-09-12 19:43:41
综合消息:美国不应以反恐之名谋求私利——多国人士反思美国“反恐战争”...
- 热点
- 2021-09-12 19:43:08
俄媒刊登美国老兵文章:美国输出战乱 祸害他国民众
- 热点
- 2021-09-12 19:41:49
环球深观察丨20年的“美式反恐”缘何越反越恐
- 热点
- 2021-09-12 19:39:17
云南迪庆纳帕海生态效益补偿显成效
- 热点
- 2021-09-12 19: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