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沿着运河读中国 | 南京下关大马路曾与夫子庙齐名,鲁迅、张恨水都曾在此打卡


image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静妍)五一假期临近,你还准备去热门景区挤在“人从众”之中吗?南京曾有一个说法: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近日,金陵图书馆举办“沿着运河读中国”系列主题活动南京专场,走进南京“外滩”——下关大马路。南京地方文化研究者、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赵步阳携其新著《下关大马路》,带领30余位读者穿越百年历史长河,解码南京“外滩”的沧桑巨变。

 下关大马路


下关大马路街区曾经是南京最繁荣的商业中心之一,承载了一代南京人的生活记忆。本次走读,从南京滨江风光带“欢乐舞台广场”开始,赵步阳介绍了下关一带的历史变迁:“这里不仅是历史上江河水运交汇的关键节点,更是近代中国对外开放史的重要见证。”

 《下关大马路》书影


1895年,张之洞主持修筑大马路;1899年,设立金陵关,下关开埠通商。下关一带迅速成为了盛极一时的黄金外滩。沿江码头密布,商船往来如织,银行钱庄林立,成就了“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的传奇。鲁迅等人来到南京,先到了江口车站,顺着大马路走到惠民桥,往东就过了仪凤门。张恨水长篇小说《满江红》(又名《红粉世家》),里面有一个情节:李桃枝赶到下关江口车站,预备向于水村表白。

 走读下关大马路


赵步阳带领读者们沿着“南京招商局办公楼旧址—南京下关历史陈列馆—江口车站(龙头房路)—中国银行南京分行下关办事处旧址—金陵关旧址—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天字号建筑群—惠民桥(建宁路西段)—5号线静海寺站”的路线行走,领略下关大马路的旧日风采。

 下关大马路


走读队伍穿行在民国建筑群间,南京招商局办公楼旧址“中西合璧”的设计,闪耀着杨廷宝先生的设计智慧;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的塔楼,定格着大马路的荣光时刻;下关粮食仓库附近斑驳的铁轨,记录了宁省铁路小火车的轰鸣。

穿越惠民桥遗址的建宁路在建过江通道,赵步阳介绍,《南京历代运河》曾介绍与下关大马路南北向路段并行的惠民河:“明朝时,将外秦淮河、护城河、惠通河连通,成为入江水道之一。1906年,拓宽河道,两岸筑堤。1914年改称惠民河。河道自外秦淮河起至老江口(南京西站附近)止。”

 远眺长江


两个小时的沉浸式文化走读,让阅读从书本走向街巷。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南京图书馆与现代快报发起并邀约运河沿线公共图书馆联合举办“沿着运河读中国”系列主题活动。该活动启动一年多,精彩连连,尽显运河的水脉与文脉相融之美。金陵图书馆将继续配合举办“沿着运河读中国”系列主题活动。

(图片和视频素材由金陵图书馆提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