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学校!近200位南京和新加坡校长畅谈“学校记忆”

4月23日,第15届中国·南京-新加坡中小学校长圆桌会议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举办。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校长代表,以及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东区)督导与中小学校长等近200人济济一堂,围绕“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学校”主题,通过主旨报告、主旨演讲等方式交流研讨。

大会现场

据悉,本次圆桌会议由南京市教育局和新加坡教育部学校司(东区)主办,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承办,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协办。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

在主旨报告环节,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大伟首先为大家解读了“学校记忆”的概念。他说:“从成长阶段来看,求学时期往往是人记忆力最好、精力最充沛的阶段,绝大多数人对学校记忆的印象最为深刻。”刘大伟表示,学校要有意识地通过三重课程记忆,建构青少年群体的集体记忆,以便其能够达到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第一重是物型课程记忆,如通过对校内建筑、广场、道路等实物的命名,将红色爱国主义元素添加到实物中,让学生生活在德育的场域之中。第二重是仪式课程记忆,结合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和成人仪式,设计各具学校特色的纪念日课程、中华传统节日课程、勿忘日课程等,结合仪式与活动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情操。第三重是功能课程记忆,学校可以发挥各门学科的课程思政作用,挖掘各学科内在的德育价值;发挥校本剧、校本教材、校歌等具有学校典型特色的教育载体作用,以德育为中心目标构建受教育者的记忆之场。”

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

校长们分别从区域或学校层面,分享了对“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学校”的认知和做法。如在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几代教师40多年坚守初心,潜心开展行知教育实验,精心构建大情怀育人体系,致力于办扎根乡村儿童记忆深处的学校。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杨瑞清介绍说,学校从1981年到2021年累计开办了104个行知班,开展了22项行知教育实验,贯穿村校一体、城乡联合、国际交流、品牌共享各阶段,涉及德育、课程、教学、管理各领域,指向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构成了落地生根、扎实丰满的实验体系,有效破解了一系列乡村教育难题,提升了育人质量。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校长杨树亚

而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池一石,都是生动的教科书,校长杨树亚介绍说:“除了打造美丽的校园,学校还精心策划系列主题活动,让学生在难忘的仪式中体验;同时,以美好的教学为价值追求,于课程、研学、实践、教育戏剧中打造更具学校特色的记忆,如为帮助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学校提供不同的劳动岗位,‘校园小义工’‘班级小主人’‘萌宠养殖员’,在场域劳动中锻炼人、发展人。”

新加坡中正中学(总校)校长姚至轩

新加坡的校长们也分享了各自的做法。中正中学(总校)校长姚至轩表示,“学校会减低对学术成绩的过度重视,设计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创造集体回忆,如课程辅助活动、年级露营及户外探险教育、国民教育日及年级学习之旅等。”

新加坡圣安东尼嘉诺撒中学校长许婷媛

圣安东尼嘉诺撒中学校长许婷媛分享了“正向教育之旅”,“如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和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学校大会上各抒己见,让学生主导课外活动开放日、慈善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多平台展示,对学生全面成就的认可,开展包容性人才发展计划‘人才起飞计划’等。”

参会嘉宾

校长们纷纷表示,中小学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是成长最关键的阶段。因此,办一所好学校,让成长发生、让记忆烙印,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学校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要在环境、文化、课程、活动等全方位努力,精心打造物型课程、仪式课程、功能课程体系;要设计丰富多元的体验活动,创造多彩的集体回忆;要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形成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让老师成为学生校园记忆的关键人物;要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为他们搭设多种成长平台,用动人的成长故事汇聚成他们最重要的校园回忆。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鹏

在大会闭幕式上,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鹏表示:“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学校,要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根本任务,紧扣核心素养,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为城市建设贡献教育力量。同时,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学校,关键在教师队伍,要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长要集思广益、想方设法,为教师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研究型服务、创新性引领;校长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形成学校落实扎根学生记忆深处的教育特色。”

通讯员 郑一辰 现代快报 / 现代+记者 黄艳 袁永红 摄影 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