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共建“社区博物馆”、家门口挂“专家号”,南京瑞金路街道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现代快报讯(记者 史童歌 文/摄)家门口挂“专家号”、共建“社区博物馆”、打造百姓好故事分享直播间……7月20日上午,南京瑞金路街道瑞邻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瑞邻社工站”)迎来了新的服务品牌入驻,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



瑞金路街道地处南京老城区,人口基数大,老旧小(片)区多,老年居民多,看病难、挂专家号更难是老年居民面临的问题。如何拉进居民与名医之间的距离?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瑞邻社工站邀请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医师张俊杰等3名“大咖”医生,在社工站开展3次爱心义诊和科普知识讲座,受益人数近300人次。



为了常态化地为居民开展服务,活动现场,瑞邻社工站发布了“健康瑞医”服务品牌,为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娟,东部战区空军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足中心主任王爱萍颁发聘书,在家门口为居民看诊、问诊、解答病情,科普医疗知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后在“健康瑞医”服务品牌的依托下,瑞邻社工站还将定期邀请各大医院不同领域的知名专家开展“爱心义诊”,在患者和医院之间架起一座沟通问诊的桥梁,打通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服务“最后一米”。

瑞邻社工站位于瑞金新村11-1幢,共三层楼,占地600余平方米,设有“健康瑞医”“阳光瑞心”“科技瑞老”“快乐瑞宝”等8个不同功能的活动室。活动上,瑞邻社工站与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进行了共建“社区博物馆”签约仪式。“我们想利用我们的城建资源,开展对青少年科普知识的宣传。我们有一支城建行走讲解队,可以帮助孩子们进行‘小小讲解员’的培训,把城建相关的知识送到社区。”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党总支书记、主任管冰说,未来希望通过共建“社区博物馆”,策划出更丰富的活动,更好地为居民服务。



在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市爱心帮困志愿者协会便民服务队代表、社工站联络员的授牌仪式,聘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马道明为瑞邻社工站的督导团代表。此外,还发布了“瑞金之声”品牌服务项目,挖掘街道辖区的好人好事,居民、社工们可以在直播间分享小故事,把瑞金路的好人物、好故事传播出去。

看到家门口的服务越来越便捷、丰富,瑞金新村的居民穆大姐十分高兴。“以前我和邻里联系不多,今年‘三八’妇女节我参加了社工站的手工活动,大家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这种形式很好,让我们邻里关系更加和睦。以后社工站要举行什么活动,我一定踊跃报名参加。”



“我们的社工站是以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保护为主要服务领域,努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民生服务站,围绕独居空巢困难老人群体,我们开展过智能手机培训、做香囊、包粽子等活动,暑假期间为青少年学生开设暑托班,免费托管、辅导。”瑞金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明真说,下一步,街道将进一步发挥社工站扎根社区、贴近群众、反映诉求等特点,在基本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校对 张红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