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院士谈科创 | 刘友梅:希望青年在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才华


现代快报讯(记者 熊平平 阿里亚)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在即,百名院士齐聚长沙论“道”,共谋科创中国之路。

6月25日,“中国电力机车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创新是造福全人类的事业,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求变求新,要重视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年逾八旬的刘友梅已经在我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事业工作了61年,见证了中国电力机车事业的起步与崛起。

1961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刘友梅,被分配到位于湖南小镇田心的株洲电力机车厂(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这一甲子的岁月里,刘友梅和同事们一起书写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传奇。刘友梅先后承担我国第一、二代电力机车的总体设计,主持并组织第三、四代电力机车的开发研制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高速重载、交流传动、绿色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是我国电力机车事业功绩卓著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来田心,是国家的需要,当时国家要发展电力机车事业,我们36位同学被分配到田心。但坚持在田心工作61年,是我的选择。”刘友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我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上海很多单位想让我去,但我都拒绝了。是田心培养了我,我要继续为中国电力机车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辈子我哪都不去,就在中车搞研发。”这是科技老兵刘友梅自己的科创坚守,对于年轻科技工作者,他有什么样的期望?

刘友梅说,他每年都要和新进入公司的年轻科技工程师见见面聊一聊,“我给他们一句话,我希望你们立足岗位,努力学习,继承老一辈科技人员的心愿,希望你们在走向科技强国的道路上奉献自己的才华。”

如今,刘友梅依然坚持在工作一线,工作日上午9点前都要赶到办公室,思考技术前沿问题。这些年,他和团队紧盯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凭借研发超级储能式轻轨车辆的成功经验,首创全程无网储能式城市轨道交通新模式。“未来轨道交通的关键词是创新、绿色、智能。”刘友梅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