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2022年江苏交通10大民生项目出炉,哪些方便了你的出行?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1月27日,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发布2021年度民生实事完成情况和2022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推进举措。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2022年,江苏交通将继续做好10件为民服务实事项目,涉及完善农村公路网、交邮融合、跨省通办等多个方面。

2021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均已按期完成

省交通运输厅机关党委副书记李晴良介绍,2021年初,江苏交通排出了8个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如期完成。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创新建立“四多四排四联办”工作机制,梳理并实施187件实事,除15件跨年度项目外,按期完成172件,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介绍,在8个民生实事完成方面,2021年,江苏交通全年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937公里、改造桥梁979座,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038公里,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重点任务目标。在全国首发“高铁便民车”,为暂未开通高铁地区的群众提供“点对点”运输服务,全省共有8个县(市、区)开行了“高铁便民车”,涉及线路11条,让群众畅享“轨道上的江苏”,家门口上车、高铁进站口下车,平均节约40分钟。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确定对6类许可17项证明事项实施告知承诺制,持续优化交通领域营商环境。全省实现一、二级汽车客运站电子客票服务100%覆盖,从根本上改变了汽车客运站传统售检票模式,旅客可以“刷脸”进站、刷证乘车,提升了出行体验。累计完成溧水、吴江等11个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建设。实现城乡公交乡镇、行政村全通达,85%的乡镇和64.4%的行政村实现公交直通县城,位列全国第一。目前全省道路运输驾驶员对“跨省通办”业务全年共受理、办结5411件,办结率达100%,全国排名第一。推进完成10个“司机之家”建设项目,让奔波劳碌的司机朋友安心吃个饭,洗个热水澡,睡个安稳觉。重大节假日,联合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及时发布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交通出行指南、出行预警和动态路况,为人民群众节日出行提供更加实用有效的信息服务。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87件实事项目完成方面,江苏交通聚焦“舒适性、快捷化”提升公众出行品质,聚焦“互补性、均等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便利性、智能化”提供优质温馨服务。2021年,交通部门打造了全国首个高速公路省级“云控平台”,5034路视频图像上云,满足群众实时在线查询。省内9家机场新开、加密至南昌、井冈山、遵义、延安等“红色航线”34条。全面打造ETC智慧停车“省级示范区”,110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成全国交通旅游融合典范,阳澄湖服务区等成为网红打卡地。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设区市第三代社保卡加载交通出行功能,实现多卡融合、一卡通用。在全国率先开展道路运输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办结率全国领先,实现司机“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将1200多枚行政审批印章压减至96枚,在全国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全国和全省公共服务领域质量监测中,江苏省交通运输服务均位列第一。

2022年江苏交通聚焦这10项民生实事

李晴良介绍,为在新的起点上创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省交通运输厅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更可持续的思路,研究确定了2022年度10件为民服务实事项目。分别为:

完善“农村公路路网”项目。在全面完成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工程,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全通达的基础上,重点推动县道改造提升、规划发展村庄和农村地区重要产业、旅游、交通等节点等级公路通达,拟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桥梁500座,进一步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项目。以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以村道为重点,优先实施急弯陡坡、临水、交叉口等重点路段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农村公路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高。继续实施3000公里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加大农村公路超限治理力度,为农村道路运输建立更加可靠的安全屏障。

持续推进“交邮融合”项目。稳定运营100个乡镇客运站邮政快递服务点和100条交邮融合示范线路,预计服务农民兄弟快递收寄700万件以上。

深化交通运输“一件事”改革。以为企业、群众办好“一件事”为目标,整合事项、再造流程、共享信息,逐步形成并推广“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告知、一次反馈”的办理模式。

“跨省通办”业务便捷化项目。进一步简化从业资格证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业务办理流程、精简材料,加强工作宣传引导,提高行政审批人员和服务热线人员业务能力,实现办结率保持98%以上,成功率提高10%以上的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铁路道口“平改立”项目。进一步解决铁路与道路平面交叉的矛盾,减小道口安全隐患,加快推进全省铁路道口“平改立”工作,协调国铁上海局,督促沿线设区市加快施工进度,协调解决施工矛盾,确保按计划完成剩余5处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不含南京市12处随宁芜线改造完成),保障沿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40项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免罚”项目。全面实施《江苏省交通运输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高频事项清单(试行)》,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对40项初次违法、轻微违法、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等违法事项,依法免予行政处罚;同时加强对当事人的普法宣传,采取签订“免予处罚告知承诺书”等方式,教育、引导、督促其自觉守法,彰显交通执法“温度”。

推进“内河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项目。对符合改造条件的500多艘船舶安装岸电受电设备,并申请国家给予财政补助资金,减轻船民用电负担。

推进“内河干线航道水上服务区建设和服务功能提升”项目。在京杭运河等重要干线航道推进水上服务区建设,已投入运营24个,2022年计划新建3个水上服务区,并推动现有水上服务区拓展功能、升级改造、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京杭运河(苏鲁浙)船舶信用管理一体化”项目。联合浙江、山东港航管理部门,建立京杭运河(苏鲁浙)船舶信用管理体系,按照共同约定规则实施多方信用信息共享,信用级别互认,为航行过闸船舶提供差异化服务和监管。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