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话说有个王老头儿,家住门西小门口儿……”丝竹声一响,小碟子一敲,南京人的DNA就动了,春节的氛围担当怎么能少得了南京白局。2022年春节期间,由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现代快报承办的“网络中国节·福虎生威中国年”系列活动相继开展,波兰小伙在南京生活6年,酷爱中国戏曲,这个春节他决定跟着活动,挑战一下南京本土说唱艺术:白局。猜猜看,他能成功吗?
推开甘熙故居的大门,抑扬顿挫的小调悠悠传来。“哎呦,致远,帅小伙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白局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玲玲热情地拉过致远,顺着黄玲玲的手势,只见舞台上一个小女娃儿,神气活现地唱着:“我说二乖乖妈妈的小调是唱完了,你那个病好得没得啥!”
△致远悉心请教
△黄玲玲与致远
这一声“乖乖”把致远逗得合不拢嘴。黄玲玲介绍,南京白局是南京本土原汁原味的说唱艺术,因“白摆一局”不收费得名。表演者用地地道道的城南老南京话唱曲,唱的是"江南伲曲,民间小调",唱时打扳、敲鼓,配小碟、酒杯等小道具。唱词道白接地气,极具老南京特色。《王老头配茶壶盖儿》《乔奶奶骂猫》等都是南京白局的经典曲目。
这个小女娃儿是黄玲玲老师的学生王昱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上小学六年级。“致远同学,马上要过年了,你都会吃些什么?”王昱童问。致远答,比如面条、饺子之类。“不对不对,我们老南京人要吃这些。”
△王昱童教致远敲碟子
“风味小吃味道好,秦淮八绝配成套。五香豆五香蛋,葱油饼豆腐脑;油炸干回卤干,开洋干丝素菜包;鸭油烧饼酥烧饼,牛肉锅贴薄皮包;糖粥藕豌豆糕,桂花夹心小元宵,小元宵!”在王昱童和黄玲玲的歌声中,秦淮小吃的香味扑面而来。
“乖乖哦!真香。”致远脱口而出。随后,他跟着大、小师父的节奏,打节拍、念唱词,一字一句学习。“开洋干丝”对于波兰人发音比较难,致远总是念成“楷阳赶丝”(音译),令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三人同台唱白局
“太不容易了,没想到这南京RAP这么难。”致远感叹。黄玲玲说,想学南京白局,就得说好南京的“儿话音”,她的学生中很多都不是南京人,但依然能唱一口土掉渣的南京话,这就是白局的魅力。
近年来,在政府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保护下,陆续在大、中、小、幼十余个校园设立基地进行白局文化传承,教授对象除了学生还有学校教师,至今已培养出一批白局优秀的传承人,共同为家乡的曲艺事业倾情贡献。
时至中午,致远拉着黄玲玲和小师父一起去夫子庙。“我现在就想吃一下刚刚《秦淮小吃》里唱的那些美食。我要把这份曲艺中的快乐,告诉给我的朋友,我的家人,过年唱给他们听。”
现代快报+记者 宋经纬/文 田禾稼 张浩然 张仁松/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南京
- 2022-01-26 21:30:28
- 南京
- 2022-01-26 21:22:21
- 南京
- 2022-01-26 20:01:30
- 南京
- 2022-01-26 19: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