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南京5大灾种、3大重要承灾体已完成清查调查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杜雪迎 文 / 摄)风险普查关系千家万户,南京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展如何?2021 年 12 月 30 日,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南京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进展情况。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除房屋建筑外,本次南京风险普查涉及到的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 5 大灾种和市政设施、应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 3 大类重要承灾体调查,均已完成清查调查任务。



△发布会现场

南京于 2021 年至 2022 年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为什么要开展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呢?南京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永池表示,通过开展普查,可以摸清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地区抗灾能力,客观认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

陈永池介绍,2021 年下半年,普查工作进入全面调查阶段,对全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主要灾害致灾信息及重要承灾体信息等进行清查登记、全面调查、汇总分析。据了解,各部门、各区已于 2021 年 11 月底前完成了所有现场调查工作,12 月底前完成普查数据的质检与汇交。

除房屋建筑外,本次南京风险普查涉及到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 5 大灾种和市政设施、应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 3 大类重要承灾体调查,均已完成清查调查任务。其中,地震灾害已完成 5 个钻孔任务及隐患排查,地质灾害已完成 600 处隐患点调查及数据采集制作,气象灾害已完成台风、暴雨、大风等 9 大类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计算,水旱灾害已完成 949 处水库、水闸、堤防等调查,森林火灾已完成 193 条可燃物样地、减灾能力、野外火源等数据采集。房屋建筑已完成 50.7 万个图斑(共约 184 万个图斑),市政设施已完成 0.39 万处市政道路、市政桥梁、供水设施,应急管理已完成 2.95 万条应急管理系统数据,交通基础设施已完成 9326.4 公里的公路、水路设施等重要承灾体调查。

2022 年,普查工作将有哪些新进展呢?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22 年 1 月至 8 月,南京将配合上级部门(国家、省)完成主要自然灾害致灾、承灾体、历史灾害、综合减灾资源(能力)风险评估与区划。2022 年 9 月至 11 月,普查办将全面总结普查工作,组织专家核查数据,形成专项普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等,将普查数据录入国家自然灾害普查系统和市应急管理 "181" 信息化平台,形成一套完整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和防治体系。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