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从关注建筑到关注人!专家共话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让城市更新更有温度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摄)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遗存多多,如何可持续发展与保护?12月4日,亚太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暨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小东园开幕。本次活动聚焦21世纪城市化背景下的历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街区、建筑不同层面,开展跨地域讨论。专家纷纷支招,要以实现新旧共生为目标,关注建筑与人的互动,促进城市走向有机更新、积极创新。

△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

加强高校合作,鼓励下一代参与遗产保护

作为第九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的首场系列活动,展览和研讨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组委会、东南大学联合主办,由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共同承办。

“文化和遗产具有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城市环境中尤其如此,人们对此类问题的关注正在日益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曼谷办事处文化部主任杨碧幸通过视频致辞,她表示,为了鼓励下一代更多地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就需要持续的跨地区协作,需要依靠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的各类伙伴,特别是高校伙伴进行密切合作,开展创新培训与教育,推进遗产管理能力的新基准。

杨碧幸充分肯定了教科文组织与南京市在城市遗产保护方面所开展的长久而丰富的合作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东南大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她说,“期待通过更广泛而密切的网络连接以及不断的创新努力,来持续推动亚太地区历史城市以及城乡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冷嘉伟介绍,东南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始于1998年,东南大学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资源管理教席”是教科文组织在国内设置最早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向国际合作平台,并最早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遗产管理方法引入国内。今年,东南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未来五年(2021-2025年)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评审与推广工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变革性文化遗产保护。“今后五年,东南大学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努力发挥专业优势,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应有的贡献。”

现场,南京市政协副主席李奇、东南大学副校长吴刚为南京市与东南大学共建项目“亚洲遗产档案中心”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揭牌。 

△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保护

融入南京历史空间,保留完整的风貌特色

同期举办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主要包括亚太地区展、中国展和南京展三部分。其中,南京展部分选取了20个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行动案例,比如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南京城墙、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漆桥历史文化名村等等。

亚洲遗产管理学会秘书处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董卫告诉记者,此次展示的案例不是单体建筑,都是一片建筑群,比如城墙、历史街区、乡村等等。“我们现在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要形成一个整体的遗产保护,而不是像以前一栋一栋地去修房子,要尽量保存周边的整体风貌,这是保护的新趋势。”希望通过这些有影响力的、保护得比较好的案例,提供一定的方法和路径,相互交流,促进合作。

据了解,亚洲文化遗产保护成就展12月4日-26日面向市民开放,旨在推动公众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认知度与参与度。现场还进行了首届“南京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建筑设计方案竞赛”颁奖仪式。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吕晓宁作演讲

建筑—街巷—人,公众应当成城市更新参与者

活动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专家学者围绕“城市与街区”“名城与历史地段的可持续发展”“走向新建筑-历史环境中的建筑创新设计”三个议题,介绍分享历史城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挑战,共同探讨历史城市保护复兴的理念和路径。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总规划师吕晓宁介绍,南京现有11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28片历史风貌区、38片一般历史地段。目前所有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均已完成,并开展了保护实施工作。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和大油坊巷(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保护

“近年来,南京历史地段保护复兴从1.0时代到3.0时代,简单来说,就是保护的关注点实现了从建筑到街巷到人的转变。”吕晓宁说,1.0时代的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关注建筑风貌,2.0时代的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关注街巷肌理,3.0时代的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小西湖城市微更新注重有机更新、持续更新。

△门东三条营历史文化街区

他说,保护历史风貌和各类遗产的同时,要结合当代城市发展和空间需求,引入新的功能和公共空间。比如,颐和路片区以“百年颐和、万国风华”为目标,建设风情休闲旅游区、艺术风尚街区、品质人文社区和南京国际交往中心。

“备受好评的小西湖片区在更新中尊重原住民,改善居住环境的同时激发街区活力,是一次有温度的城市更新。”吕晓宁说,堆草巷中的共享院就是最好的例子。居民的年纪较大,并希望在原地继续居住,他们也愿意将院门敞开,邻居、游客都可以进去逛逛,私家院落成了共享院落,最大程度地保护了街区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传统文化。“因此,公众应当成为多元的城市更新参与者,成为保护更新项目的直接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之一。”

“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的记忆和根脉,保护好文化遗产是城市管理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在他看来,文化遗产走进城市生活,融入城市发展,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传播文化遗产价值的最好方式方法。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