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南京 > 正文
王尧谈新作《时代与肖像》:恢复时代发展进程中所忽略的乡村记忆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黎 记者 张垚仟)“《时代与肖像》这本书是在复活那些依然在自己的血液与思想里起作用的事物,复活自己对世界和生活最初的敏感,尤其是可能被时代发展进程所忽略的乡村记忆,而这份记忆弥足珍贵。”11月13日下午,著名评论家、作家王尧携《时代与肖像》作客苏州诚品书店,与作家叶弥、《收获》杂志编辑吴越,一起分享了时代进程中的个人成长经历与乡村记忆。


△分享会现场。吴越、王尧、叶弥(从左至右)

散文集《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出版十余年后,王尧在《雨花》杂志推出了“时代与肖像”专栏,后集结为《时代为肖像》这本书。作者在书中追忆求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师友亲朋、江南的风物人情以及时代对个人的影响塑造。在刻画记录往事的同时,呈现一代人成长的韧性与一代散落乡间的文人与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带有强烈的个人传记色彩。



谈及写作的初衷,王尧表示,是生活中的几个细枝末节共同促使自己写下了这些文章:记忆中故乡的老街、突然意识到自己与故乡之间的距离、感受到阳光随着融化的水渗入土地的瞬间。“希望通过写作过程来删除身上一些不洁的东西。《时代与肖像》的一个目标,是用美好的记忆表达某种忧伤,而不是用忧伤来遮蔽美好。”王尧说。



王尧认为,对年轻的读者而言,阅读《时代与肖像》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父辈的过程。“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时代’,看到的肖像首先是‘我们’,而不是‘我’。后来肖像里也开始出现了‘我’,出现生动的个体,出现了自己,多重肖像的重叠,就是时代肖像,可以说,时代与肖像互为镜像。”

作家叶弥表示,王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很大贡献,近几年,王尧开始在散文小说几个领域爆发,更多是因为文本本身的力量。“《时代与肖像》的文字,与他以往评论家的激情保持了一个适度的距离,通过冷静的、恰到好处的文字,生动复原了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笔下的人性和情怀令人动容。通过文字的复活,可以帮那一代读者重温成长历程,通过自己所理解的变化,把握每个时代的特色。”



在吴越看来,《时代与肖像》围绕的是一个经典命题,即一个人、一群人和一代人在各自时代中如何寻找自身位置,也就是自身方向和价值的普遍话题。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追问,无论他身处哪个时代和位置。同时,《时代与肖像》这本书有着强烈的“以世故之心说天真之话”的特性,“虽然王尧老师有着诸多的头衔和丰富的阅历,但始终以温柔的姿态面对命运,并且不失初心和热情,不失少年心性。”



活动现场,有读者问到作者为什么可以记得那么多少年时代的往事,乡愁是不是真的那么强大?王尧回应,他不主张夸大乡愁,而应该有超越乡愁的存在。“少年时代让人印象深刻之处在于,自己和整整一代人一样,都是从小村庄向外看大世界,而这种‘看’是最为重要的状态,因此《时代与肖像》可以说是对几十年前看世界的呼应,也是一种回望。”

(出版社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