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大庙街道大庙村的农机站里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小学徒”。
大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用“田秀才”项目长期积累的成熟经验与资源,为大庙小学的同学们量身打造了“亲近农机科技,播种家乡情怀”沉浸式研学活动。这标志着助力产业兴旺的“田秀才”技术宣讲,成功拓展至关爱青少年成长的新领域。

“移动课堂”再升级:从梨园到农机站的智慧接力
作为项目深化发展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研学活动完美复刻了“田间课堂+现场互动”的成功模式。农机站变成了“开放式教室”,农技人员接过“田秀才”的接力棒,成为孩子们的“科普导师”。不仅细致讲解了从拖拉机到智能收割机的构造与原理,更结合“梨园课堂”中熟悉的果树管理场景,拆解现代农业科技如何赋能家乡的皇冠梨产业,让复杂的机械原理变得直观可感。
在众多好奇的小身影中,四年级学生马依诺显得格外专注。她围着一台大型播种机不断提问,“以前只听爷爷说种梨树很辛苦,今天看到这些‘铁牛’大机器,我才明白,原来科技让农业变得这么酷!我希望以后也能像村里的‘田秀才’叔叔们一样,用知识让家乡变得更好!”
“移动课堂”再深化:文明实践的“大庙路径”越走越实
此次研学是大庙街道“乡村会客厅”的生动实践,此前与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结对引入的“农文旅融合理念”和“研学体验”模块,为此类活动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经验。后期将继续邀请高校师生与“田秀才”组成联合导师团,开发系列乡土课程,让孩子们不仅能了解农机,还能参与梨树的数字化管理、体验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在实践中学到真本领。
从培育一个个“田秀才”到启迪一群群“小专家”,大庙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为依托,正走出一条从产业振兴到育人传承的务实之路。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的种子与乡土的情怀,共同滋养着孩子们成长的梦想。
通讯员 经开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