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组织115名学生走进盐城市资源循环利用集团静脉产业园——学院“教学实习基地”,开展专业教学实习活动。
活动现场,园区工作人员对生活垃圾焚烧项目、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餐厨垃圾处置项目、生态湖项目的运行模式、处理工艺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带领学生深入各项目运行单元,逐一讲解工艺流程。学生们认真聆听解说、细致观摩工艺,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积极与工作人员展开互动交流,深入探讨环保技术细节与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城市循环经济的重要教育实践基地,静脉产业园始终秉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常态化面向社会各界开放参观交流。该园区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置、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飞灰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为核心,同步配套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应急)、飞灰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生态湖等。各项目设施通过协同处置、联建共享的模式,显著提升了盐城市固废资源化利用水平与循环产业集聚效应,成功构建起运行稳定、协同高效的垃圾治理基础设施体系,为当地“无废城市”建设筑牢了坚实的硬件根基。
近年来,资源循环利用集团与盐城工学院持续深化校企合作,着力打造高校样板“教育实践基地”,为高校学子搭建起高质量实习教学平台,让学生们得以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积累实践经验,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与科研探索储备丰富素材。盐城工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与科研优势,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园区环保技术研发注入专业力量,有力推动环保领域新技术、新模式与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双方在环保领域的紧密合作,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与协同发展,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通讯员 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