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丽青 记者 曹德伟)用3年时间,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不少于200个,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形成一批重点产业链人才集群……7月28日,镇江新区人才市场化发展大会召开,会上公布了未来三年新区的人才招引目标。同时,新区首家人才发展公司揭牌,该公司以服务人才为使命,提供人才招聘、人才培训、职业规划等“一揽子”服务,为地方科技人才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会上,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新区党工委书记路月中用“三块地”介绍了镇江新区,是引领发展的“高地”、是汇流八方的“宝地”、是创新创业的“福地”。其介绍,近年来,新区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商务部国家级经开区(217家)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连续三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工业应税销售连续4年站稳千亿元台阶。目前引进基础人才3万余人,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1170人,培育省级以上人才165名,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0家,签订各类产学研合作协议9000万元,有力推动“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同频共振。他表示,接下来,新区还将用心做好三件事:打造广纳英才的格局;搭建人尽其才的舞台;优化真心留才的环境。他诚邀人才倾情加盟、并肩携手,在“产”与“才”的深度融合中,开创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新区围绕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进一步创新引才育才模式,努力扩大人才“源头活水”,推动人才与产业“互融互促”。镇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邱乔森介绍了今年新区“双引双服务”(即强企引才、兴产引才,服务项目、服务人才)工作内涵,除“真金白银”奖励之外,还有贴心服务。包括针对人才吃住行、子女教育、技能提升、医疗健康等需求,不断优化新区人才政策及实施细则,搭建人才健康管理平台,畅通子女就近入学“绿色通道”;定制化开设专业技能进修班,鼓励企业内设高技能人才专属岗位;依托“圌山人才汇”“人才下午茶”等交流平台,举办人才联谊、人才疗养、亲子活动。
新能源产业一直是新区“四个一”主导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形成一定集聚。新区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需求为切入点,导入全国高校院所技术人才资源,绘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热力分布图。当天,正式对外发布。与此同时,多家人力资源机构、重点高校与新区签订引才协议。
如何更好地服务人才是永恒的命题。今年以来,镇江新区进一步优化机制,整合人才工作各项业务,成立江苏宜创人才发展有限公司,搭建起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服务就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宜创人才将以‘为企业赋能、为人才服务’为使命,按照新区党工委‘双引双服务’工作总体部署,围绕产业发展和招才引智,开展好助力引才、用心育才、助推成才等三项工作。”江苏瀚瑞金控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明亮介绍。宜创人才隶属市级国有平台瀚瑞控股集团,是瀚瑞控股按照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要求,贯彻落实“围绕产业、服务产业,围绕人才、服务人才”的发展战略,改革设立的国有人才发展公司,也是新区首家人才发展公司。
当天,2023年镇江市“金山英才”计划·“圌山”专项启动,据了解,“圌山”专项一经入选,新区将给予创新创业人才最高100万元资金资助,创新创业团队最高200万元资金资助。
摄影:李长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