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季,走进连云港市海州区锦屏镇陶湾村葡萄避雨化栽植基地,只见葡萄大棚整齐地排列着,一株株葡萄藤蔓与绿叶缠绕在一起,密密麻麻地爬满枝架,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沁人心脾。
提起葡萄避雨化栽培技术的优势,正在采摘葡萄的种植户程冬梅赞不绝口。“以前露天种植葡萄难,要是遇上了干旱和洪涝,一年基本上都白忙活了。”种植户程冬梅告诉笔者,自采用避雨化栽培技术后,葡萄树苗既避免了受狂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的毁灭性摧残,又大大降低了病虫害。
据了解,葡萄避雨化栽培技术,是指在人工创造的避雨设施环境条件下,将薄膜覆盖在葡萄树冠顶部,使得生长季节葡萄树体(枝、叶、果实及根系)免受雨水直接冲刷,是介于温室与露地栽培方式之间,便于均衡化管理树体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
陶湾村种植葡萄的农户共有400余户,过去他们仅依靠传统经验种植葡萄,由于技术落后,使得种出的葡萄品质相差,产值低、收益低。为提高葡萄种植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今年以来,锦屏镇以陶湾葡萄为突破口,加快助推葡萄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避雨化栽培改造项目,以提高葡萄品质,力争实现丰产增收。
郁洪华是该村首个要求将试点设在自家的地里的种植户,在他的精心呵护下,今年他家的葡萄坐果率比往年提高了很多倍。“避雨化设施种植的葡萄果情好、亮度好、品质好,口感也比露天的更好,到了旺季,价格也比露天的更高。”郁洪华笑着说,“今年的果子几乎没有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是个丰收年。”
锦屏镇党委副书记唐玉灿介绍,葡萄避雨化栽培技术还能防止裂果、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每斤葡萄可增收1~1.5元,每亩平均增收5000元左右。今年以来,锦屏镇充分发挥党建联合体的产业集合作用,统一规划,把陶湾村、岗嘴村、狮树村三个行政村的土地进行聚合,集中连片,“抱团”闯市场,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建成葡萄避雨棚300余亩。
为了让葡萄经济成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共富密码”,锦屏镇不断打响陶湾葡萄特色品牌知名度,今年新引进“阳光玫瑰”、“夏黑”、“魏可”、“妮娜皇后”等葡萄新品种,全面提升种植技术水平,切实提升市民食用水果的档次和质量。此外,成立连云港陶湾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建+”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纽带,积极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的生产模式。创新运用“线上点单+线下配送”、“线上预约+线下采摘”的销售模式,打通销售新路子,已接待游客量达8000人次。
如今,一串串的葡萄“串”出了锦屏镇的特色产业,“串”起了村民致富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兴农、品牌强农’ 为抓手,继续推进避雨化栽培改造项目,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发展等方式,真正把葡萄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建成集种植、采摘、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葡萄产业园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唐玉灿说。
现代快报+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 王雅萱 张晓盼 周洪丽
- 即时新闻
- 2022-07-20 13:58:42
- 即时新闻
- 2022-07-20 13:51:11
- 即时新闻
- 2022-07-20 10:34:07
- 即时新闻
- 2022-07-20 10:2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