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11-21 15:47:59
11月21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文博会)人气高涨,众多展馆内的戏曲元素让观众眼前一亮。江苏展区内MR戏曲沉浸式体验空间,带观众进入戏曲世界;安徽展区曲音袅袅,超多有趣文创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还有戏曲机器人、戏曲“凤冠”装置,吸引观众打卡拍照,传统戏曲文化正以不同的创新姿态展示活力。

安徽展区的庐剧演出
科技赋能戏曲,裸眼3D演绎传统美学新表达
《柳毅传书》《梁祝》《红楼梦》……经典的越剧选段的人物被投影在扇形旋转投影屏上,如光影风车转动,裸眼3D效果让演员的一颦一笑都突破屏幕束缚。

全息智能风扇播放越剧经典唱段
这是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全息智能风扇播放越剧经典唱段,营造沉浸式演艺体验场景。该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项技术原理主要是通过全息风扇屏高速旋转成像,利用人眼对光线的视觉停留原理形成一幅动态的图画,由于设备扇叶的高速旋转隐藏了传统显示屏的边框和屏幕,视觉上看起来像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图像,实现裸眼3D效果。
移步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MR戏曲体验空间,观众佩戴设备便能“置身”古戏台,与虚拟角色同台互动,水袖翻飞间仿佛穿越时空。

MR戏曲体验空间
据了解,该项目通过戏曲MR数字资产库,将数字场景与道具运用于各类传统剧目,推动传统戏曲文化活态传承。来自上海的游客邹女士体验后表示,“感觉像真的钻进了戏曲故事里!”

来自安徽的瞻淇鱼灯演出
戏曲文创“徽”常好玩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刚步入安徽展区,就被一场精彩的庐剧吸引,欢乐的曲调,易懂的词曲,让观众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安徽自古以来就是戏曲百花园,皖南花鼓戏、黄梅戏、和县东路庐剧、傩戏……传统戏曲的魅力自带氛围感,让人们沉浸其中。

安徽展区的戏曲相关文创产品
由戏曲而生,众多文化衍生产品也成为近年来深受戏迷追捧的好物。可以自己拼出的“戏曲凤冠”,点亮夜晚的书灯冰箱贴,灵感来自黄梅戏的三色拍拍灯,戏曲元素的胸针、耳饰等,展区内丰富的戏曲文创,让往来观众目不暇接。
“原来戏曲元素可以做出这么多有趣的文创”“这个拼图太精美,买了买了!”展区内工作人员介绍,希望通过对戏曲元素的深度开发,找到一条属于戏曲的产业发展之路,除了热门剧目的周边,一些经典人物、曲牌的内容开发,也受到大众认可,这条戏曲文创之路值得探索下去。

上海展区的戏曲相关文创
围观超大“凤冠”,戏曲宝藏一起“开箱”
文博会现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携所属院团、剧场中的众多国风宝藏惊喜不断。此前广受好评的“出箱入匠——戏曲艺术档案展”限时返场,中心展区以“戏戏相生”为主题,浓缩了部分展览核心装置,观众可以亲手触摸缤纷的“戏曲宇宙”。

游客在“凤冠”装置下拍照打卡
“侬快点啊,来拍一张”“一二三笑!”最热门的打卡区要属巨大的“凤冠”装置,站在“凤冠”下,仿佛头戴凤冠,一秒变身舞台上的角儿。观众们纷纷打卡,留下靓丽的“角色照片”。
翻脸谱,翻转展板阅读文字,认识一下戏曲角色;听唱段,拿起听筒,六剧种经典唱段或婉转或激昂,氛围感拉到最满!现场很多小而精的体验项目,让观众玩得不亦乐乎。
如何获得更限量的“文化食粮”?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沪剧院、上海越剧院、上海淮剧团等也给观众精心准备了“见面礼”。展区内还可以集章、购买文创,“手眼身法步”印章、“大宛集·国潮手作”绢人娃娃、巾帼盔帽等,每一件都承载着深厚的戏曲文化,让这份“握在手里的东方美学”,为生活添彩。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宋经纬 裴诗语/文 刘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