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淮海人才发展大会在徐州启幕。8位两院院士、70所高校院所领导、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30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科技企业代表与在外徐州籍人才参加。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紧扣服务中心城市建设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彭聚英才・城就未来”为主题,通过举办1场主题活动、11场专题活动和11场县(市、区)特色活动,推动各地各部门掀起“双招双引”热潮,全方位彰显徐州尊才爱才、聚才用才的深厚底蕴与满满诚意。
徐州市委书记宋乐伟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徐州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人才引育留用工作。区域中心城市是徐州发展的最大优势,这里有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攀高逐新的蓬勃态势、日益完备的城市功能,选择徐州,定能助力各类人才抢抓时代风口、谱写事业新篇。产业科技创新是徐州发展的最大依托,在这里可以布局未来,抢占新赛道新蓝海。良好营商环境是徐州发展的最大底气,徐州将采取切实有效举措投资人才、成就人才、温暖人才。
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骆宇飞在致辞时说,近年来,徐州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为全省人才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相信徐州一定能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抢抓未来发展机遇,进一步在谋划“十五五”人才发展规划上出实招,在人才引领发展上下实功,在优化人才服务上求实效,不断把“彭聚英才·城就未来”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表示,长期以来,太原理工大学与徐州市渊源深厚、合作紧密,双方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推进一系列务实合作。面向未来,希望与徐州市不断拓展合作新空间,共同搭建更高能级的人才发展平台,推动科技—人才—创新“三位一体”协同发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大会上,徐州市双创团队和人才代表获颁项目资助,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优秀教练获得奖励,徐州市产业骨干人才培养对象荣获证书。徐州数字文化产业人才政策、江苏徐州新兴产业专项母基金发布,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授牌,徐州人才商学院揭牌成立,苏皖鲁豫省际交界地区10市签订人才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我受邀在徐州的引才计划中,通过考察发现我们的技术专长和徐州的产业非常契合,我们的很多技术都恰好适配徐州产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围绕产业链,形成了创新链、技术链和人才链的一个机制。”中沛江苏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贡亮谈起初来徐州创业的点点滴滴,感触颇深。“无论是科技专员的服务对接,还是整个技术班底、生产班底的搭建,包括拿地、建厂、器件采购、人事管理等,徐州各级部门做得都非常到位,对我们帮助很大,很感激。”
近年来,徐州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锚定区域人才高地建设目标,以“彭城英才计划”为抓手,不断拓宽引才渠道、精准培育扶持、优化留才环境、搭建用才平台,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截至2024年底,徐州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191.4万,高层次人才数16.4万,高技能人才37.3万,“十四五”期间共招引大学毕业生近25万人。在徐高校毕业生留徐率逐年提升,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和省双创人才入选率均居江苏前列。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晓培
(齐浩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