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指尖揉捻千年味!云台山景区非遗茶课让村民触摸本土文化根脉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魏源 记者 王晓宇)近日,连云港云台山景区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将“非遗茶香 匠心传承”活动与“强国复兴有我”专题讲座相结合,先后走进前关村、后关村。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连云港云雾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席行弟亲临授课,为150名村民带来从理论讲解到动手实操的沉浸式体验,让千年非遗茶香浸润乡村,也为“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实践注入文化活力。

连云港云雾茶作为江苏三大名茶之一,始于宋代,盛于清代,素有“龙团凤饼”的美誉。其手工制作技艺精巧,历经千年传承,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次活动特邀制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席行弟亲临授课,让村民近距离领略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在山东村的首场讲座中,传承人席行弟以“一片茶叶的千年故事”为引,从《宋史•食货志》中关于海州榷茶的记载谈起,结合云台山“高山云雾出好茶”的自然条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云雾茶的品质特点以及“三不采”的采摘标准。“炒制一斤干茶需六万至七万个芽头,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祖辈的智慧。”席行弟的讲解引得在场村民频频点头。

理论讲解后,现场炒茶演示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席行弟立于炒茶锅前,随着温度的变化灵活运用抛、抖、焖、搓等手法,嫩绿的茶芽在锅中翻飞成形。他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村民们则围聚一旁,目不转睛,看得十分专注。

在互动环节,传承人席行弟指导村民分组上手尝试揉捻、做毫等基础工序。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实则蕴含深意,山东村刘大姐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满脸笑意地说:“原来搓条要顺着茶叶的性子来,不然芽毫容易脱落。”

此次活动是云台山景区“宣讲+非遗”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景区将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拓展非遗传承的广度和深度,深耕本土文化沃土,推动非遗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绽放。

(通讯员供图)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