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第十七届南京留交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举办,3万多求职者、近千家企业双向奔赴

近千家企业同台揽才、2万余个岗位虚位以待、超3万人现场求职……9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成为秋日里的“就业热力场”。

据了解,本届留交会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宁聚英才 筑梦未来”为主题,首次与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合并举办,将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紧密结合,将引才外延扩大为海内外所有青年人才,充分发挥大会引才聚才品牌效应,举办今年“秋招”第一会,下半年全市最大规模的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

下半年最大规模,招聘会吸引超3万人现场求职

“没开玩笑,一亿人在南京招聘会。”上午9点多,就有求职者在社交平台发出了最新的排队路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入口处,排起了长队。不少求职者手拿提前准备好的简历,等待着即将到来的第一场面试。

据了解,这场招聘会是2025年下半年来南京最大规模的青年人才线下交流招聘会。现场有近千家企业同台“竞争”,带来20000多个岗位招揽贤才。

“人也太多了!你先拍张照记着这位置,咱们晚点再来!”招聘会现场摩肩接踵,热门展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有些求职者索性先做好“标记”,盘算着错峰再来投递简历。

方哲哲是中国矿业大学建筑学硕士,他特意从徐州赶来南京参加招聘会,早上5点就坐上了高铁,就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其实是南京本地的同学告诉我有这场招聘会的,听说规模很大,到现场一看,果然人多、岗位也全,特别热闹。”

陈俊是南京林业大学研三的学生,他一早就来到了现场,刚面试完一家车企。专业是车辆工程的他,想找一份对口的工作。“这是我今天投递简历的第一家企业,有我感兴趣的岗位,人事说将会对简历进行初筛,后面有消息会再和我沟通。”说完,他就马不停蹄地继续投递简历之旅,“今天现场来招聘的企业非常多,我想多看看。”

求职者忙着“高效突围”,企业也铆足了劲“掐尖抢人”。“南京有很多高校,今天求职者都排起了长队,这样的热度太让人惊喜了!”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招聘专员杨洁莹一边向记者示意桌上未开封的矿泉水,一边笑着说道:“一上午到现在,我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一直在面试,简历已经收了50多份。”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全天超过3万人进场。

现场近千家企业同台招聘,新赛道引青年竞逐

记者注意到,招聘区分类清晰,适应各类人才求职。设博站科研院所、四大攻坚等重点产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新招引企业、海事物流企业、协作城市企业、金融机构等8个区域,现场近千家企业同台招聘。

此次招聘会聚焦南京“4266”产业体系人才需求。其中,一些新赛道也吸引了年轻求职者的注意。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机器人底层驱动技术的科技型公司。这次带来的岗位主要是机械结构工程师、电子硬件工程师等研发岗,年薪均在15万元以上。

该企业展位吸引了不少求职者。南京因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人事工作人员刘俊岩介绍,招聘会开始短短十来分钟就收到了二十几份简历。“我们倾向于选择自动化机械类相关的人才,目前收到的简历有不少是比较符合我们招聘意向的。今天来了不少还没毕业的在校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意愿,这样的人才我们也是非常欢迎的。”

“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主要以绿色化、数字化、生态环境大数据为核心主业的企业,此次招聘释放的岗位有十几个。”中节能大数据有限公司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李凯对本次招聘会感到欣喜:“我们看到不仅有来自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南京本地高校的人才,也有一些从北京、上海等地赶来的求职者,甚至还有从新加坡留学归来的人才。”他们希望能招引一批优秀的人才一起开拓南京市场,以及长三角绿色低碳数字化的新赛道。

省内外30多个城市组团,带给求职者更多机遇

这场南京主办的招聘会,早已突破单一城市边界——通过联动省内外30多个城市,搭建起人才、企业、高校与城市深度互动的城际交流平台,让长三角区域的就业机会与人才资源实现高效对接。

现场,来自周边城市的企业格外吸睛,其中常州企业的展位前人气颇高。初创企业金之山文旅发展(常州)有限公司的桌前,简历已叠起一小摞。南京传媒学院大四学生肖晴文正排队等候咨询,她坦言:“我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但一直对文旅行业感兴趣,看到常州的企业来招聘,就想试试不一样的可能。”

“真没想到现场这么热闹!”该公司总经理周茉难掩惊喜,她认为常州吸引力的提升并非偶然:“今年夏天苏超赛事带火了常州,让更多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大家对常州的认可度明显提高。这次我们就是想招些有活力、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一起为常州文旅发展添把力。”

不止常州,上海、温州、芜湖等长三角城市也有不少企业前来招揽人才。即使在饭点,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展位前,仍有求职者排队咨询,工作人员一直在耐心回应:“我们公司在芜湖,岗位覆盖专业很广,您可以先了解下需求。”该公司人事经理潘少俊介绍,此次招聘需求旺盛,从求职人群来看,南京本地大学生约占85%,其他城市求职者占10%,还有5%是海外人才,“跨城求职的热度,也体现了长三角人才流动的便利性。”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苏宁 徐梦云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