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野猪要进动物园,扬州本土动物展区即将开放

 

相较于大熊猫、东北虎等珍稀动物,獐子、水獭、野猪等本土动物反而不常见到。9月15日,6只獐子正式“入住”扬州动物园本土动物饲养和繁育展区,成为这里的首批“居民”。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华东地区第三家建设本土动物展区的动物园,扬州本土动物饲养和繁育展区将于“十一”假期正式开放,10多种乡土动物将勾起人们的乡愁记忆。

獐子成为扬州动物园本土动物饲养和繁育展区首批“居民”

9月15日,扬州动物园乡土动物展区“獐麂坡”迎来了它的“主人”——6只獐子。为了迎接它们,饲养员为它们准备了牧草以及胡萝卜等“营养餐”。据饲养员介绍,在野外獐子多栖息于江湖河岸,尤其喜欢芦草丛生或低山灌丛中。也正因为如此,獐麂坡栽植了一些灌木。在獐麂坡,园方还设置了一方水池。原来,獐子天性喜水而且会游泳,是“游泳健将”。

獐子是偶蹄目鹿科獐属,又名河麂、牙獐等,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这种曾在江苏常见的动物,目前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被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獐子在江苏曾是常见动物,历史上在扬州也有分布。”据饲养员介绍,獐子雌雄有别,这个“别”主要在于它们“獐头”。具体来说,就是嘴上的獠牙。雄獐獠牙发达,能清晰看到两颗獠牙露出嘴巴。有趣的是,雄獐吃东西的时候,獠牙会倒下来;在繁殖期,雄獐要进入“为情而决斗”的时刻,獠牙就会立起来。因此,当你观察到雄獐獠牙立起来时,它肯定是在跟其他雄獐在争着“相亲”了。

记者了解到,扬州动物园乡土动物展区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展区将于“十一”假期正式开放,10多种乡土动物将勾起人们的乡愁记忆。扬州动物园是华东地区第三家建设本土动物展区的动物园,整个展区主打“乡野味道”,“除了动物都是本土动物外,展区所有树木,也是壳树、刺槐、女贞、朴树、桑树等常见的乡土植物。”

扬州动物园本土动物饲养和繁育展区一角

“本土动物展区的本土动物,既有现在常见的,也有过去常见但现在不常见的,还有一些常见但人们不太认识的。”据扬州动物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土动物展区划分了多个小展区,从主入口进来,首先是“乡野池塘”,这里将饲养高体鳑鲏、中华鳑鲏、麦穗鱼等有乡土气息且有观赏性的鱼类。

稍移步就到了“水獭溪”,届时这里将展出小爪水獭。水獭因为外形可可爱爱,毛皮非常丝滑,而且会发出“嘤嘤”的叫声,被网友戏称为“嘤嘤怪”。小爪水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世界上最小的水獭,成年水獭体重也不超过5公斤,他们天生喜欢玩耍,尤其喜欢玩石头,非常活泼好动。

与水獭溪相对的是野猪林。“野猪虽然是常见的动物,现在扬州仪征丘陵山区、高邮神居山等地有出没,但很多人还是没见过有着大嘴獠牙的野猪。”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野猪林一侧是“穴居区”,将展出果子狸和狗獾。果子狸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白天喜欢夜间活动,白天喜欢躲在洞穴里;狗獾则是扬州常有的动物,动物园、宋夹城等地都有过出没的记录。

与野猪林相对的是“獐麂坡”,这里饲养的是獐子和麂子。獐麂坡旁就是“鳄鱼岛”,这里是饲养扬子鳄的地方。据介绍,扬子江大致是南京以下长江江段的通称,而扬子鳄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所以被称为扬子鳄。扬子鳄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过去,扬子鳄在扬州江段也很常见,而现在则很难见到,这次展出的扬子鳄相信能勾起很多人的回忆。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文/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