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编辑:高霞
- 时间:2025-09-02 00:13:5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8月31日下午,南京钟山宾馆黄埔厅,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联合现代快报举办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抗战老兵追忆活动”在这里举行,联盟志愿者眼含热泪唱起这首《送别》,大屏上滚动播放着一张张抗战老兵的照片。从2013年开始,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与现代快报连续十多年举办抗战老兵重阳聚会,记录他们每一次的相聚,留住他们不灭的抗战记忆。今年的聚会因不少老兵已经“归队”,健在的老兵也年事已高,所以邀请了老兵们的家属代表他们出席。
徐恭权的女婿吕建新
抗战老兵家属现场致谢:
“志愿者让老兵有了温暖的牵挂”
当抗战老兵徐恭权敬礼的照片出现在屏幕上时,他生前参加聚会时的场景又一次浮现在大家的眼前。徐恭权2022年“归队”,享年108岁。他是南京六合新集人,少年时立志教书育人,师专毕业后回家乡当了小学校长。因日寇侵华战争,徐恭权毅然投笔从戎,1937年考入黄埔军校,毕业后投入抗战洪流,凭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信念,多年战斗在滇缅战场,同所有抗日军人一道,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抵御外侮的长城。1949年12月,在云南昆明,他随卢汉将军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当天他的女婿吕建新来到了现场,吕建新说:“2013年前后,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找到了我的岳父徐恭权,他迎来了老年最幸福的时光。每年各种节假日之前,老人都特别兴奋,每次见到联盟志愿者,都格外亲,话语也多了,表情更丰富了,作为家属,我们要特别感谢志愿者。”
韩辉先的外甥徐忠强
抗战老兵韩辉先的外甥徐忠强说:“直至2021年去世,家舅生命中最后的7年时光是他一辈子最舒心、快乐的岁月。志愿者怀揣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记录下每一位老兵的姓名、部队番号与烽火经历,努力拼凑起民族记忆的完整版图。”韩辉先先后参加过多次和日军的遭遇战和突袭战,击毙击伤日军多名。因长期在山区活动作战,环境险恶、条件艰苦,他负伤后造成腿部感染溃烂,九死一生。
李哲民的儿子李健
抗战老兵李哲民曾在河南许昌参加日军受降仪式。他曾回忆起日本投降那一刻,他说激动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老百姓满大街欢天喜地放鞭炮。活动现场,他的儿子李健说:“志愿者寻访到了抗战老兵,让他们的生活从此有了温暖的牵挂。每次家族聚会,父亲总爱穿着印有‘抗战老兵 民族脊梁’的马甲,戴上抗战胜利纪念章,他是我们全家的骄傲。”
活动现场
无名与大爱
爱心人士的关爱是最有力的支撑
为了举办这次追忆活动,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发起人钱肖松忙着张罗了许久,最终让活动成功举办,他特别有感触。
现场,听着大家的分享,看着那些熟悉的画面、视频,回顾着关爱抗战老兵这段历程的点滴,他忍不住湿润了眼眶。“这十几年,联盟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们从寻访到送走100多位老兵,很多人认为我们给老兵做了很多,但实际上从我最真实的感受来说,是老兵给了我们很多东西,我们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钱肖松说,后续联盟的工作会转移到整理老兵口述资料和视频,希望通过这些资料,来留住抗战老兵的记忆。
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发起人钱肖松
演员柯蓝视频致辞
演员喻恩泰视频致辞
活动当天,长期支持关爱抗战老兵的演员柯蓝、喻恩泰虽然没有到场,但他们都通过视频方式致辞。柯蓝说:“因为你们,才有了每一次尽心尽力关爱老兵的行动。”喻恩泰在视频中表示:“我们一起经历过很多风雨,虽然这是联盟的最后一次公开活动,但是我们的脚步会一直坚定地向前。”
淮安保时捷中心总经理陈芳绮一直在资助联盟,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爱心人士。她说:“每次来到活动现场内心都很激动,通过关爱抗战老兵,我触摸到了有血有故事的历史。希望这段故事能更好地传下去,希望我能够有机会继续参与。”
爱心捐赠人常二银
联盟多年来得到一位好心人的捐赠,但是,她一直没有露出“庐山真面目”,在这次活动上,大家终于见到她。她叫常二银,2013年通过微博接触到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每一次募捐名单中都有她的名字。常二银说:“这么多年我的付出和志愿者相比微不足道,家人也特别支持我。有了抗战老兵的流血牺牲,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每次在群里关注到老兵们的动态,我都会很高兴。”
爱心捐赠人士
志愿者王凯表示,做志愿者这么多年来,他与抗战老兵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想对抗战老兵说:“虽然很多人离开了,但是你们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如今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志愿者谢宝泾则谈起了自己做志愿的初衷,她说:“2015年我以抗战老兵李忠宝家属的身份,陪同他一起去了湖南,重返战斗过的地方,那时候我才知道,还有这样一群志愿者,让我非常感慨,回来之后我就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
活动现场还有来自杭州和上海的志愿者代表,大家多年来都为了关爱老兵这一个目标共同努力。 来自杭州的志愿者吴缘说:“我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再快,也赶不上老兵离去的脚步,老兵一个个走了,但是这份关爱我们是不会停止的。”来自上海的虞洋则表示,要真诚地感谢抗战老兵的家属,因为真正每天陪伴照顾老兵的是他们。
抢救性记录
为抗战老兵留下不朽的记忆
南京关爱抗战老兵志愿者联盟和现代快报共同主办的抗战老兵重阳聚会已经连续举办十多年,这十多年值得回顾的精彩瞬间太多了。
一次次的相聚,才造就了那些美好的回忆。现代快报多年来陪伴许多老英雄度过了温馨的重阳时光,聆听了他们刻骨铭心的战斗故事,也见证了他们的坚毅、乐观与无私奉献。
嘉宾翻阅纪念册
联盟向现代快报赠予的纪念品
2014年,重阳节,联盟与现代快报举办了老兵重阳聚会,共邀请了40位抗战老兵;2015年,寻找抗战老兵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一起在和时间赛跑,寻访到老兵的总人数增至120余人,并将抗战老兵重阳聚会活动扩展到江浙沪地区;2023年,抗战老兵在上海重聚,南京的老兵坐着轮椅也要去见一面战友,到场的8位老兵,平均年龄超过百岁……这一年一度的重阳,成了很多老兵最期待的事情。
照片不会褪色,报道留存记忆,现代快报制作了多年来的报道辑录,赠送给在场的每位嘉宾,留作纪念。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报道,每一次记者都用独有的方式为抗战老兵留下不朽的记忆。
正如志愿者所说,不少老兵虽然已经“归队”,但他们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老兵精神永存!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梦云/文 赵杰/摄 郑芮 于茜同/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