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常州市委宣传部、现代快报社联合开展的“常州高质量发展大调研”暨2023年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采访调研活动正式启动。当天,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会见了全国 20 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陈志良表示,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活动今年已经是第六年,衷心感谢现代快报社和各位媒体领导、记者朋友对常州发展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会见活动中,陈志良向现代快报社颁发了 " 常州城市推荐优秀媒体 " 奖牌。
全国20 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再聚常州
据悉,此次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大型采访活动,现代快报、经济参考报、上游新闻、齐鲁晚报、兰州日报、深圳晚报、九派新闻、沸点视频等全国 20 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齐聚常州,从新能源产业强势增长,从常州GDP即将迈入万亿俱乐部,记录常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见证常州以实干作笔、用担当为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常州答卷。
10月19日下午,常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良会见了全国 20 多家主流媒体负责人,向参加采访活动的媒体负责人们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评价了这次采访活动。
陈志良介绍,常州别称“龙城”,总面积4372平方公里,下辖1市5区和常州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536.6万人,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乡镇企业发起地之一,也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常州位列中国大城强城指数前十强、中国地级市基本现代化指数第12位、全国先进制造业城市第16位。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50亿元、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1.8亿元、同口径增长1.6%;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万亿元。
今年以来,常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省均、领跑苏南。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25.4亿元,增长7%、增幅苏南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5亿元,增长25.8%、增幅全省第二、苏南第一,税收占比85%、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4%,增幅全省第四、苏南第一;工业开票销售增长10.9%,增幅全省第三、苏南第一。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质量强市三项工作入选国务院督查激励。
看产业新赛道,感受新能源之都的蓬勃动力
常州是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也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发源地,历来重工恤商,平均每八个人就有一个是老板。如今常州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中国工业大奖、制造业单项冠军数量均列全国地级市第一。近年来,常州抢抓新能源产业“风口”,出台10条重磅政策,“发储送用”四大环节深度融合,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第四,投资热度蝉联全国第一,今年前八个月,常州已落户200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超 900亿元;储备项目199个;1-9月份,全市新能源整车产量达45.9万辆,同比增长101.4%,“新能源之都”声名鹊起。
来常州,既能看到深厚的制造业底蕴,更能看到领跑赛道的新产业,近距离感受国际化智造名城的蓬勃动力。
看民生新变化,感受幸福城市的心旷神怡
常州以全生命周期保障民生,全力打造常有善育、常有优学、常有健康、常有颐养、常有安居、常有众扶六张民生名片,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0%左右,75座公园向市民免费开放,三级医院实现了区域全覆盖,公交、地铁形成了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收入比为1.81:1,是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小地区之一。常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教育现代化水平连续七年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成为全国首批三个全域文明城市之一,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
唯一连续三次获得“长安杯”,入选2022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来常州,既能看到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更能开到老百姓脸上幸福的微笑。
看文化新发展,感受何以常州的人文基因
常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3200多年文字记载、2500多年建城史,是吴文化、齐梁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史称“中吴要辅、八邑名都”;这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先后走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等一大批革命先驱;这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兴旺发达,14件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稳居全国地级市首位;锡剧《烛光在前》荣获全国文华大奖,实现了该剧种的历史性突破。古典园林集群、历史经典建筑陆续复建,大运河工业遗产焕发新活力。
来常州,既能看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能看到繁荣发展的现代文明,更能触摸常州人崇文重教、崇德向善、崇实敢创的人文特质,治学求实证、求学重实用、发展重实业,敢于率先、领先、争先,铸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人文基因。当天媒体负责人观看了电影《觅渡》,更深地感受到了常州的人文特质。
看未来新蓝图,感受城市发展的广阔前景
当前,常州聚焦“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城市定位,大力度实施“532”发展战略,大手笔推动“两湖”创新区建设,“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会、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不断彰显。先后出台了“创新20条”“产业30条”和龙城英才计划等重磅政策,揭牌运营龙城实验室,全力打造龙城金谷,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大力推进“青春留常”计划,推动生活居住双资助“直达补贴”,人才公寓3年免费入住,青年驿站3个月免租,全面打响“天下英才汇龙城、创新创业在常州”品牌,全力打造全国青年创新创业最向往的城市。
来常州,既能看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图景,更能看到奋进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会见活动中,各家媒体负责人也各抒己见,谈了自己的看法。长春晚报社长才微表示,她曾在两年前参加过“全国主流媒体看常州活动”,探访了轨道交通产业,感受到常州强大的“智能智造”。“这两年来,常州打造‘新能源之都’,冲刺‘万亿之城’等,经常上热搜,常州的新能源发展热度很热!”才微说。
对于接下来几天的现场调研活动,媒体负责人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一定会宣传报道好常州各个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现代快报+记者 陆文杰 宋体佳 /文 顾闻 邹嘉丞/ 摄
(校对 张静超 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