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市民更好地感受“诗和远方”?
9月19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九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发布会上,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明办、无锡市、扬州市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金松主持。
【文艺苏军】
创作生产更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 (省版权局) 局长、省电影局局长梁勇介绍,截至目前,江苏共有43位“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31位江苏社科名家先后受到省委省政府隆重表彰。74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江苏文艺创作生产更趋活跃,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梁勇表示,江苏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开展重大题材文艺创作生产,规划创作一批重大题材项目,提升推广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推动转化一批优秀文学作品。
电影《守岛人》、电视剧《人世间》等6部作品入选2022年第十六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实现评选门类全覆盖、获奖数量创新高。
江苏多部作品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苏剧《国鼎魂》、锡剧《烛光在前》等4部作品连获全国文华大奖,舞剧《朱自清》《红楼梦》先后荣获中国舞蹈“荷花奖”,《数风流人物》等3部电视剧入选年度“中国电视剧选集”,4部新时代电影“一号工程”重点影片落地江苏,一批图书入选年度“中国好书”,为公众提供了高品质精神食粮。
【文化产业】
“诗和远方”兼得,公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生活在江苏,“诗和远方”兼得,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公众获得感满满。
梁勇表示,江苏一批重点文化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全省国家一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总数均居全国前列。
他说,江苏制订出台促进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2022年电影票房全国占比首次突破10%,文旅消费总额占全国10.3%。数字文化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达3412.5亿元。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33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907.2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今年6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有线、省广电集团3家企业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2家企业入选提名奖,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优秀传统文化广泛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持续提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对接重大国家战略,努力培育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江南文化等品牌,传承弘扬历史文化根脉,提炼打造特色文化标识。
江苏扎实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构建“1+1+6+11”规划体系,推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地方性法规、全国首只大运河文旅发展基金。加快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推进方案,研究编制江苏段保护规划,积极筹建南京长江文化博物馆,精心举办长江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2016年以来,深入推进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连续举办江南文脉论坛、汉文化论坛,1002册《江苏文库》精彩亮相2023年深圳文博会。
【文旅市场】
8个月,江苏文旅消费总额占比全国第一
用文化的理念发展旅游,让旅游更有“诗意”;用旅游的载体传播文化,让文化走向“远方”……在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江苏特色实践?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兼省文物局局长、南京博物院党委书记拾峰回答了记者提问。
拾峰表示,江苏省文旅厅组织的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已历时两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共登记文旅资源单体113万个,建立9个主类和大运河、长江文旅资源专题数据库。
他介绍,江苏积极营造文旅融合消费新场景、创新文旅融合消费新模式, 充分释放文旅市场主体活力,让文旅消费成为助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新引擎。着力强化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创成国家级集聚区12个、省级集聚区45个,全省各地涌现出“夜之金陵”“姑苏八点半”等一批夜经济品牌。
在政策“组合拳”和各类活动综合效应下,江苏文旅市场强劲复苏。
据数据统计,今年1月至8月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6.5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00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1.3%和3.2%,高于全国30和20个百分点左右;文旅消费总额3451亿元,占全国近10%、占比全国第一。
【尚德江苏】
崇德向善,成为江苏鲜亮的文明底色
崇德向善、共建文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已成为江苏鲜亮的文明底色。
江苏省文明办副主任尤健介绍,近年来,江苏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省委、省政府制定印发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三年行动方案。健全先进典型发现培养选树机制,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每季度推出一个“江苏时代楷模”、发布一批“江苏好人”,每周推出一位“江苏最美人物”,立体化传播先进典型事迹。
目前,江苏已建成 95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功能区(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274个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20897个行政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中心(所、站)三级全面覆盖,五大平台协同运行。
在文明城市创建方面,江苏创成29个全国文明城市、占全省城市总数 54.7%,实现了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创成273个全国文明村镇,全省县级以上文明乡镇、文明村占比分别达79%、63%。
【下一步如何做】
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看“八大行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高质量建设文化文化强省怎么做?梁勇介绍了“八大行动”。
一是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社科强省,大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二是着力提升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着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发展。深入实施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以及博物馆振兴工程。大力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推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建设。积极参与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江苏段打造成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典型范例、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重要地标。
四是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规划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城市文化客厅、乡村两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便民惠民“文化驿站”、小剧场等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打造数字文化场馆矩阵,实施文化精品“上网”工程,推动各级各类公共文化场馆共建共享。
五是着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加强文化产品数字化生产与传播,大力培育数字文化形态。深入研究挖掘江苏地域文化的精髓和特质,用好各类品牌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江苏文化标识。
六是着力加快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以强链补链延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文化企业,打造世界一流文化企业集群。
七是着力促进对外文化交流互鉴。深入挖掘提炼中华文明和江苏文化的深厚底蕴、独特内涵、精神标识,深化对外人文交流,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拓展对外文化贸易,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的中国故事。
八是着力建强文化人才队伍。稳步推进文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人才生态,努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文化苏军”。
现代快报+记者 宋经纬 胡玉梅 /文 顾炜 钱念秋/摄 钱念秋/视频
(校对 季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