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首场发布会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介绍相关进展,以及未来的思路举措。
面向未来,江苏将在诸多前沿领域超前布局,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面向科技企业和人才,江苏的“政策红包”实实在在,释放出满满诚意。
科创板上市江苏企业已达102家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赵建国介绍,2022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700亿元,对全国的贡献接近12%;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中等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赵建国从战略科技力量培育突破、区域创新高地引领作用凸显、产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创业创造环境优化这五个方面,介绍了江苏取得的成绩。
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互融互补,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劲动能。赵建国介绍,江苏85%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80%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在企业,70%的有效发明专利由企业创造。规上高新企业以占规上工业企业30%的数量创造了39%的工业产值、51%的利润、69%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截至目前,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02家,占全国总数的19%。
瞄准建制化科技攻关,将组建江苏省实验室联盟
筹划未来发展,江苏坚决扛起在国家科技创新格局中勇担第一方阵的使命,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赵建国介绍,江苏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
具体实施措施中,“加快推进重大科技平台建设”放在首位。赵建国介绍,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江苏产业急迫需要出发,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重大科研设施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高水平建设实验室、高标准建设技术创新中心、高质量建设重大科研设施是江苏三大任务。对24家通过重组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予以专项支持,加快构筑40家左右的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组建江苏省实验室联盟,努力形成建制化科技攻关能力。
科技蓝图已绘就!江苏将在这些领域重点攻关
这场发布会勾勒出一张未来的科技蓝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可期。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方面,江苏将集聚力量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赵建国介绍,江苏的科技攻关路线将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强化前瞻部署。推进实施数字经济科技攻关专项行动,围绕量子计算、6G移动通信、脑机接口等新兴方向,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前瞻技术研发项目。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前沿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等重点领域,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新领域新赛道。
二是强化瓶颈突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集成攻关先进材料、生物医药、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等关键技术,以重大战略产品突破带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主攻智能EDA设计、芯粒封装等技术难题,力争在部分关键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三强化协同攻关。部省联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技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重点科技专项,争取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落地江苏。深化重大科技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新模式,遴选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探索实行“里程碑”考核制度,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加速重大成果产出。
此外,江苏还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编制出台基础研究三年行动方案,强化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支持顶尖科学家领衔实施一批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探索5-10年的长周期资助模式,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突破。
力争2023年底“苏科贷”贷款金额累计超800亿元
发布会上,赵建国还从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更大力度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开放协同创新水平、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介绍了江苏即将实施的举措。
其中,激励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包”,尤为引人关注。赵建国介绍,为发挥科技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江苏将实施新一轮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对160家创新型领军企业的集成支持,培育若干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技领军企业。按照国家部署,制定江苏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推动高企“应认尽认”、政策红利“应享尽享”。
江苏还将加快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创新税前扣除等创新激励政策,争取2023年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达1300亿元。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专项对接会,力争2023年底“苏科贷”贷款金额累计超800亿元、金融专项授信达1000亿元。
针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赵建国表示,江苏将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精神,深化省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改革,优化现有奖种结构,优化提名评审组织机制,激励科研人员求真务实、潜心研究,勇攀科技高峰。
现代快报+记者 是钟寅 张然 储希豪/文 顾炜/摄
(校对 张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