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他们眼里的“大江之南”


她,有小桥流水的温婉,也有大江奔涌的激荡进取、开放包容。

长江,塑造了江南刚柔并济的性格,造就了江南气度、江南风骨。


11月19日至20日,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举行,来看看专家们的长江印象,以及他们眼里的“大江之南”。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这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想念着的长江。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这是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眼里的深秋江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晓明熟悉的浩荡长江。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这是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生活着的江南。



△王巍


王巍说,谈到江南,第一个直接的感觉就是水乡,水网纵横,稻谷飘香,鱼米之乡,就是这些词马上在脑子里。优美的环境,绿水青山,这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的特点,依水而繁荣。

△庄若江

庄若江对江南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小的时候随父母在北方生活了一段时间,再回到江南,就觉得特别的珍贵。”

在庄若江看来,江南人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东西,“他既奋斗,又做出很大贡献,又有思想,又有作为。但是江南人从来都不放弃个人的享受,江南人是最适合把诗和远方放到自己面前来的。他造个园林,在里面喝茶、饮酒,他的这种审美其实代表了我们华夏民族最高的那个生活的境界。”

△徐兴无


徐兴无自小在长江边长大的,他认为长江从古到今给中国人塑造的性格,就是不仅要安居乐业过精致的生活,而且寄情山水,诗意地生活。


△龚良


南京博物院理事长、名誉院长龚良说自己是江南的“土著”,老家是在太仓穿山脚下,“这个山虽然小,但是明代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名人都到我们那个山上去过,并且作过诗。”

说到江南的城市,他认为“一定是跟长江有密切的关系。江南的城市都是有江南的文化的性格,我们说的就是水一样的性格,和水一样的生活。我们依水而居,我们可以产生很多的美好的景象。”

△吴晓明


吴晓明出生在上海,随着父母到了南京,在大丰农场高考,考回上海复旦大学。因为长期居住在江南一带,江南于他自然而然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他说:“一个流域,它有它的共性,但是流域的不同的区域,它会有自己的特性。特别是像长三角,包括上海,它是近代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西学东渐的码头,又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的重镇。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胡玉梅 张然 王子扬 裴诗语 / 文 刘畅 吉星 施向辉 钱念秋 / 摄

(编辑 吴嫣然)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