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大咖说丨许结:从大江东去到大江西回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长江的气势是‘大江东去’,但是文学书写上的‘东去’往往都很悲凉。所以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大江的文学生态,我们应该回望。”

11月20日上午,在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的“书写与赞美——中国文学与长江文明”分论坛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许结带来报告《大江西回:留在“江赋”中的印象》。

报告中,许结回望历史,“把大江东去改成了大江西回,回头看这条江水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

许结说,自古以来江浙文学数量很多,《诗经》《楚辞》都有,但是江浙文学里的赋,在汉代比较少。“因为汉赋的形成规律是从南到北,传到了北方过后才形成了汉赋。”

所以在汉赋中,有较多的北方文化情结,“有很多海赋,比如班彪《览海赋》,但是牵涉到‘江’的赋数量很少。”

那么到什么时候“江”这一意象才在赋中有更多的体现呢?许结表示:“要到魏晋文化南移以后。”

在报告中,许结介绍了江赋的几个特征,他说很多江赋都在讲述人生的际遇,用长江流水的兴衰和长江流域的政变来谈自己的人生的情节。

“六朝在长江边从兴盛到衰败,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悲凉话题”,所以,很多文人借用六朝的兴衰,借“偏安一隅”的悲凉,来书写自己的心境。在诗赋中,他们用非常细致的笔墨描写长江,谱写自己生平遭遇与长江的亲密交织。这些故事和情怀,构成了江赋的一个重要主题。许结说,到了当代,文人为南京编织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文化气象,把南京构建为一座雄伟的、英雄的、豪迈的城市。

另外,还有很多江赋中描写到了长江的治理,这和今天的文化紧密结合,例如李觏的《长江赋》。“在这篇赋中间,他谈到刘裕、萧衍、赤壁时期的曹操等等很多人和事,应了刘禹锡的那句话:‘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许结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财富,不仅是一种精神象征,更多的是物质的财富。这条流域养活了多少中华儿女,和我们的生存、生命、生生不息都是息息相关的。”

最后,他得出结论,“江赋中关于长江生态和人文生态的关系,对近代长江的保护有启迪意义。”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胡玉梅 张然 王子扬 裴诗语/文 刘畅 吉星 施向辉 钱念秋/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