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盐城“最美教师”朱清霞:曾一学年家访306次,被学生喊“朱妈妈”

现代快报讯(记者 王菲 通讯员 陈琳)多年来,她的家访次数是全校之最,一学年最高记录达306次;她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是亦师亦母的“朱妈妈”;她热心公益事业,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做公益……她就是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数学教师朱清霞。从教35年来,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没有分别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近日,她被授予2022年盐城“最美教师”称号。

一学年家访最高记录306次

9月8日晚,现代快报记者在朱清霞家中见到了她,她身穿一袭白裙,耳带翠绿耳环,眼神慈爱友善,给人儒雅宁静的感觉。

“我已经接到学校新任务,要担任新一届新生班级班主任。年过五旬还要担任班主任在一线工作,在学校并不多见了。”朱清霞虽这样说,但记者看到这位“老班”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便于熟悉学生情况,这些天,朱清霞随身携带着学生花名册,计划着进行家访工作。记者去的时候,她正在跟一个新生聊天,准备9月18日开学前到这位学生家家访一下。多年来,她的家访次数一直是全校之最,一学年最高记录达到306次。

“职业学校的孩子,有的来自乡镇,有的成绩不理想,我的法宝就是要家访,通过家访了解我的学生过去经历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他的家庭状况、现状,是不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这些都是我做班主任最先要通过学生的家庭知道的。”朱清霞认为,教育学生不是体力活,而是艺术活,“我只有提前掌握了学生的一些情况,平时教学教育过程中,才可以‘对症下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朱清霞是一位“新盐城人”,她1968年出生于青海省贵德县,1987年参加工作,曾在家乡青海省贵德县担任初中数学老师。而她的一次教学经历,不仅改变了当年那群孩子的命运,也深深影响了朱清霞的一生。

1993年,年仅25岁的朱清霞因为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重任——带领一个全部由“留级生”组成的“留级班”。

朱清霞临危受命,倍感压力,一些学生也想放弃上学,但是通过她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这个特殊的班级逆势成长,全部考入高中和中专,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

“我刚毕业的时候想过改行,自从带了留级生班之后,我不想改行了,而且我认为孩子们是喜欢我的,他们是需要我的。”朱清霞感慨道,“其实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身为教育者,必须从自身思想中彻底消除‘差生’这一错误认识观念,没有分别心的对待每一位孩子,激发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学生亲切地称呼她为“朱妈妈”

“我爱人老家是盐城射阳的,结婚后我就跟他到了盐城。”1995年朱清霞来到盐城任教,生活环境虽然改变,但不变的是她爱生如子的心。

请学生到食堂吃饭谈心、给予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关心、和学生打成一片……朱清霞在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真心、耐心、善心地对待学生,被很多学生亲切地成为“朱妈妈”。

该校04大专机电模具班的周玉冬,获得了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金牌,本可以直接升入南京金陵科技学院就读本科。可是临近开学,他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周玉冬家庭本不富裕,此时更是雪上加霜。

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选择了放弃深造去上海打工。“这孩子学习好,动手能力强,能吃苦,不继续求学太可惜了。”朱清霞得知后,与其父母多次沟通,说服他们支持周玉冬继续读书。但等做通了父母的工作,南京金陵科技学院的报名时间已经截止了。朱老师又反复与学校沟通,争取到了破格录取的机会,同时极力劝说周玉冬继续求学。

在朱清霞的努力坚持下,周玉冬顺利入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工作。每当参加同学聚会,周玉冬总会提起朱老师,感恩在人生的转折路口,遇到了这么一位爱生如子的好老师。

公益服务时长近600小时

在工作之余,朱清霞热衷公益,她是盐城市知名公益团体——“爱心之家”的骨干成员,仅有记录的公益服务时长已近600小时,100余次。

而这个“爱心之家”的创办人,正是多年前朱清霞的学生蒋帅。当年他家境贫寒,因得到母校师长的资助才读完初高中,为了回报社会,于工作后成立了“盐城爱心之家公益服务中心”,朱清霞知晓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加入。

每逢周末、假期、节假日,朱老师带着她的学生,来到盐城及周边的敬老院、福利院、聋哑学校、麻风康复村等,给需要关爱的老人和孩子们送去帮助。她还牵头组织了西藏衣物捐赠、桂林公平乡留守儿童帮扶等多个公益项目,以实际行动坚守初心,奉献社会。

“每年,都有三四十个学生跟着我做公益。”朱清霞努力为学生撑起一片德善为天、知识为地的爱之家,希望他们能够将爱延续,让爱传承。

“如果不是朱老师在我没有形成三观的时候给我指路,或许我还在浑浑噩噩。以前老师带我参加很多公益活动,我现在也在积极地向老师看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2003年出生的季士涛,现为建湖县上冈镇东鹏煤矿机械公司操作员。

5月28日晚9点,他在厂区宿舍附近听到身后有女子喊救命,回头看到一男子持刀对女子进行挥砍,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并在赶来的其他人员协助下一起将嫌疑人制服。“最近公安机关已经把我的见义勇为材料报到盐城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要是见义勇为证书发下来,我一定再给老师报喜。”季士涛笑着说。

(受访者供图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