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全国两会快评③丨“今天的减是明天的加”,道出减税哲理



现代快报评论员 戴之深

3 月 11 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针对减税降费影响,李克强总理表示,这次我们实施的大规模减税降费是退税和减费并举,规模 2.5 万亿元。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摆数据、讲道理。他的一句 " 退税降费是在做减法,但实质上也是加法,因为今天退,明天就是增,今天的减,明天就可能是加 ",讲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

加减之道,幼儿就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深谙减税降费上的 " 加减 " 内涵。

表面上看," 减 " 了之后,账面上的钱确实少了,财政收入也受到了影响。但是这一 " 减 ",为市场主体纾了困、解了忧,激发的是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动力。这是稳企业、保就业的核心举措。

而跳出 " 减 " 的单一视角看,这也是为 " 加 " 蓄力、促进增长的应有之义。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水深鱼归、水多鱼多,这是涵养了税源,培育壮大了市场主体。

数据很鲜活。李克强总理说,去年我们新增纳税市场主体交的钱,超过了我们当年减税的钱,这是有账可查的。从 2013 年我们实施增值税改革,以减税为导向,累计减了 8.7 万亿元,当时我们的财政收入大概 11 万亿,去年已经突破了 20 万亿,增加了近一倍。

道理很简单。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受益了,度过了难关,保住了发展所需的 " 元气 ",自然就能放开手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扩大投资、创新发展,大大增加效益。企业的日子好过了,好企业的数量多了,税源也就不成问题。否则,若是心疼一时的所 " 减 " 所 " 退 ",斤斤计较,不肯为企业 " 施肥 ",有些企业就会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甚至挺不过难关而 " 倒下 ",造成税源减少。

以政府收入的 " 减法 ",换取企业效益的 " 加法 ",是一道数学题,也是一道行政伦理题。疫情背景下,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困难,需要善政呵护。这个时候,政府越关切,越助困,企业越有信心,越有动力。这意味着,政府不仅要会过紧日子,还要会算 " 长远账 "。

李克强总理所言," 我们的地方政府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分钱也不能花,该给市场主体的钱一分都不能少,多一分那是添光彩 ",值得各级政府聆听、铭记。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