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寻找雪容融



顶流冰墩墩火了

可别忘记它的小伙伴雪容融

豆豆眼、红脸蛋、圆圆脑袋……

谁能拒绝这样一个会wink、爱卖萌、心中有光的灯笼宝宝呢?

尤其是今天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

可是雪容融的主场哦!


图片


迷人的雪容融是怎么来的?

设计者姜宇帆曾说,它的原型是春节家家户户挂着的红灯笼。而看灯,当然是正月十五的花灯最好看啦。

1

“闹花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隋代的元宵灯会就已经非常热闹,《隋书·柳彧传》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 

唐代的元宵灯会期间,长安城里一片灯火璀璨。李商隐曾写下一首题目就充满了羡慕的诗——《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说长安灯会“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大诗人都想去看花灯长啥样?唐代小说集《朝野佥载》描写了睿宗先天二年(713年)的一个灯轮,据说高达二十丈,用金玉、绸缎做装饰,上面燃放着五万盏灯,俨然是一个花灯版摩天轮。

此外,还有制作精巧的“灯楼”。《明皇杂录》提到,这个“灯楼”高一百五十尺, 上面装饰的金玉,风一起就像铃铛一样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工艺,别说李商隐,就是一千多年后的我们也只“恨”没眼福。

2

到了北宋,人人都爱逛灯会,元宵灯会更是长达五天。

宋代金盈之的《醉翁谈录》中,记录了民间各式各样的花灯:灯球、绢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连妇人头上,都要戴上栗子那么大的精致小灯笼,叫做“灯球灯笼”。

另外,还有用上机械传动的大型花灯,《东京梦华录》记载“用辘轳绞水上灯山尖高处,用木柜贮之,逐时放下,如瀑布状。”

灯山上的瀑布,谁看了不得叫一声:绝了! 

3

明代,皇帝不仅给放十天元宵假,而且还特爱花灯,这可是有图有真相的。

苏州出土的《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上,就有明宪宗殿前赏灯的情景。图中,货郎的车上挂着各色彩灯,还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玩具和零食。货郎车周围,童子们拿着各种寓意吉祥的彩灯,象形灯象征太平有象、马形灯寓意马到成功、蟾蜍灯寓意蟾宫折桂,另外还有漂亮的螃蟹灯、兔子灯、仙鹤灯等。

4

清人也不甘示弱。《红楼梦》中贾府的元宵节,廊檐内外和游廊挂满了花灯,有绢或纸做的,也有水晶玻璃的。

冬天树木光秃秃不好看?没事,在树枝上粘上几盏花灯就可以了。

船上再系上各种精致的盆景灯,河里也要亮堂堂。一顿操作,打造出一个“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的奇景。

盘了这么一波元宵灯笼

是不是更想要一只雪容融了?

好在,咱大南京的“含融量”还是很高的。

来,和文脉君一起出门

偶遇“野生”雪容融吧~


图片


当然,要先来秦淮河。
《儒林外史》里描述了多次南京夜景,其中,常有灯笼出现,茶馆灯笼、河船灯笼、酒楼上的明角灯灯把南京夜景“照耀如白日”,呈现了南京的繁华。
如今,坐上一艘小船,泛舟夜秦淮,灯光随船摇曳,水中点点跃金。柔和的夜色,悠扬的笙歌,仿若画卷。
哎!岸边那串红灯笼,不就是一群雪容融吗!


图片


繁华的夫子庙少不了爱凑热闹的雪容融们。
这不,逮到一只“偷看”小朋友的雪容融。是不是羡慕人家能坐在爸爸肩头?


图片


灯笼也是有style的,和圆滚滚的小伙伴一比,这位就是灯笼界“健身达人”。
它化身的雪容融,兴许是个高个大长腿。


图片


小桥上,两排小灯笼正在“站岗”。
这位抬头的朋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雪容融也在看你哟。


图片


有的小灯笼喜欢凑热闹,有些却只想要静静。
雪后的东水关码头,两串小红灯笼正在这里休息。落了雪的它们,瞬间就变身雪容融啦!

看完这篇推文

更更更更更想要

可爱的小灯笼精了

怎么办?

跟着文脉君动手画一个吧!!

现代快报+记者 郑文静  张文颖 文/摄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