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江苏 > 正文
女警曾扮成聋哑人卧底毒巢,如今练就“火眼金睛”守国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徐长乐 记者 季雨)她曾扮成聋哑人服务生,卧底贩毒团伙内部,在祖国边陲缉私缉毒,屡破大案;她曾因一朝家庭变故,为父转岗,回到家乡边检站,一切从零开始;她熟练掌握80多种护照、200多种签证的查验方法,靠着火眼金睛,分辨出互换身份的兄弟,成功阻止偷渡……她就是连云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三队副队长——滕莹。12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近滕莹,了解她的故事。

△ 滕莹(左一)和民警在码头巡查

受消防员大伯影响,她毕业后毅然报考军校

1984年,滕莹出生在连云港。在她成长的岁月中,滕莹最崇拜的人,莫过于自己的大伯了。“我的大伯之前是一名消防兵,他穿着一身橄榄绿的制服,非常帅气。”每当逢年过节,滕莹这些小辈们总是特别激动。“因为那时我们会聚在一起,缠着大伯,让他给我们讲救火的故事。”

当年,在滕莹懵懂的小脑袋里,还不懂军装代表了什么,更不懂“为了自己身后的人,消防员上了火场就要往前冲”的真正含义。“当时我就想去当兵,要穿上制服,要成为像大伯一样的人。”

大伯的故事给滕莹心中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她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坚强的少女。高考之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了军营。虽然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但是滕莹的家人们,尤其是她的父亲,非常支持滕莹当兵的决定。

就这样,滕莹来到原海南省公安边防总队教导大队新兵连集训队,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三个月的新兵集训,后来到边防总队通勤站,成了一名话务兵。可是她的愿望是做一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于是她拼命学习,终于在2005年7月以全总队第二名的好成绩,考入广州边防指挥学校。

三年军校的学习,让她从一名学员成长为一名班长、区队长,以优异成绩于2008年毕业分配到海南边防总队八所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成为一名情报调研员。普通人觉得情报调研员这个岗位非常神秘,滕莹说到,一开始她也是这样想的,但事实上面对血与火的考验,她逐渐成熟起来。

她扮成聋哑人卧底毒巢,逼自己冷静记住毒贩长相

刚刚成为一名情报调研员,滕莹充满了干劲。2010年2月,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以及优异的专业水平,她逐渐担起工作重任。与此同时,一个重要的任务落到了滕莹的肩上——卧底参与侦破一起贩毒大案。

滕莹是陌生面孔,没有在当地抛头露面。不仅如此,她在海南工作多年,对当地比较熟悉,这让滕莹成为卧底的不二人选。滕莹坦言:“一开始就觉得,我终于能大展拳脚了。之后信心满满地去培训,但是当我真正要打入团伙内部时,我真的怕了,毕竟他们是毒贩呀!”

这个贩毒团伙分工明确,而且里面的人特别狡猾。虽然滕莹学了一些基本的海南话,但与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打交道,还是很容易露馅。于是滕莹装成聋哑人,扮作酒店干洗店员工,进行监视。

为了尽快掌握他们的面貌特征,滕莹冒险进入房间送衣服,当时几个毒贩正在房间里商量着事情。滕莹逼自己冷静下来,努力记住四人的相貌特征,并且确认他们身带武器,如果进房抓捕会有很大危险。行动组接到滕莹的情报后,决定实施外围抓捕行动,并根据滕莹提供的毒贩相貌特征,将毒贩逐个捉拿归案。这次行动,成了滕莹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眉眼间有细微差距,互换身份的兄弟被识破

△ 滕莹(右一)和民警攀爬旋梯

一次次充满危机的历练,让滕莹变得越发冷静睿智,接连受到上级的表彰。2010年6月,因为父亲患了肺癌,滕莹回到连云港,赴江苏边防总队连云港边防检查站从事内勤工作。

“从小到大,我的每一个决定,我爸就算有多少个不舍,也会无条件支持我。这次,就算我再不舍得工作,我也要回到他身边。”就这样,滕莹回到了连云港。

转换了工作地点和身份,滕莹迅速上手,掌握了口岸通关常遇的八十多种护照、两百多种签证的防伪特征和查验方法,并在岗位上发着光。

2018年,滕莹办理一艘外籍船员换班手续。对方明明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但他的海员证看起来很旧,显然已经用了很久。于是她问小伙子,跑了多久的航运业务,去过哪些国家。年轻人回答说已经跑了四五年航运。滕莹追问:“你才20岁出头,都已经当了四五年船员了,那不是没成年就当船员了吗?”

滕莹凭经验觉得这个人有问题,于是她又回过头来看证件照,眼睛、鼻子、嘴巴……滕莹终于从他的脸上发现了破绽,就是两眼之间的距离有问题。滕莹立刻向值班领导汇报,经过后台进一步核查,发现原来这个人所持的海员证是他哥哥的证件,他想出国旅游,签证又签不下来,于是趁着哥哥公休的机会,拿着哥哥的海员证准备坐船去国外。

△ 滕莹(右一)为队内民警讲解证件真伪知识点

△ 滕莹(右一)为申请换班船员进行人证对照

本来就是两兄弟,面相自然长得差不多,唯一的差距就是两眼之间的距离。哥哥的眉眼距大,约三厘米,而弟弟的眉眼距只有两厘米多。在事实面前,那个年轻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是拿着哥哥的海员证想蒙混过关。

无船名无电话,她努力让分离一年的母子团圆

△ 滕莹在办理完成的证件上盖验讫章

滕莹在工作中一丝不苟、非常严谨,但她也有柔情的一面。

“你好,我想上船见我的儿子。”2018年8月的一天,一名山东大婶抱着个孩子来到了连云港边检站边检办证大厅,一进门就急匆匆地跑到了滕莹面前。

当滕莹问及其儿子在哪条船上工作时,大婶一无所知。据她说,儿子是个实习海员,已经出海一年多没回家了,前几天打电话说船会在连云港短暂停留,于是念子心切的大婶就带着孙女赶到连云港。没曾想,到了连云港之后,她人生地不熟,儿子的电话也一直打不通。举目无亲的大婶辗转来到了连云港边检站求助。

△ 滕莹(右一)登轮进行船体检查

听了大婶的遭遇,滕莹示意大婶先出示一下身份证,结果大婶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原来大婶出门太急,身份证也没带。

滕莹耐心地安抚好大婶,然后根据大婶的描述,联系到她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查询到她儿子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最终,滕莹找到了她儿子工作的船舶,顺利帮助大婶和孩子办理了临时登轮证,圆了一家人的团圆梦。

出入有国门、服务无止境。滕莹总是为旅客想“金点子”,做“小实事”,就是为了让出入境旅客享受最温馨、最贴心的服务。

(连云港边检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